- “小縣城”謀劃中草藥“大產業”
- 信息來源:網絡 | 更新時間:2022-12-28 | 閱讀量:40次
近年來,黑龍江省七臺河市勃利縣實施“中草藥、大健康”強縣戰略,鼓勵和引導中藥材龍頭企業建設標準化藥源基地,探索建立“企業+合作社+基地”產業化發展模式,推進“中草藥+文旅”等產業融合發展,并推行“藥食同源”理念,提升產業附加值。隨著“健康中國”戰略的不斷推進,我國道地藥材“北藥”正迎來產業“新風口”。
“北藥”原指長城兩側及其以南的河北、山東、山西等地所產的道地藥材,而東北地區出產的藥材則統稱“關藥”。由于東北地區緯度高于傳統北藥產區緯度,原關藥產區內所產藥材也都稱為北藥。北藥主要包括北芪、黃芩、黨參、板藍根等品種,近年來,黑龍江多點發力,培育壯大北藥產業。2019年印發的《黑龍江省中醫藥產業發展規劃》,提出力爭2030年全省中醫藥產業營收達到千億級,以刺五加、五味子、西洋參等為重點的“龍九味”品牌叫響全國。
安徽亳州,素有“中華藥都”之稱。勃利縣副縣長侯延國說,當地前往亳州調研“取經”、邀請專家反復論證,于2019年編制完成了《勃利縣中草藥產業發展規劃(2019-2025)》,著力打造“南有亳州,北有勃利”北藥品牌。
勃利縣境內山多林密,擁有豐富的中草藥植物資源,謀劃“中草藥、大健康”強縣戰略,到2025年全縣中草藥種植面積達到50萬畝,總產值突破50億元,基本形成以黃芩、刺五加等寒地中草藥品種為發展重點的產業帶,建設成為“寒地中草藥之鄉”,發展中藥材加工、中藥材貿易、中醫藥康養旅游,打造生產、加工、銷售融合發展的中藥材產業鏈。
“目前,勃利縣有中草藥種植基地30余個,中草藥種植面積達到20余萬畝,寒地中草藥已成為勃利縣鄉村振興的‘特色名片’?!辈h供銷合作社聯合社負責人王鳳山說。
勃利縣引導中藥材龍頭企業建設標準化藥源基地,按照種苗供應、技術標準、田間管理、藥材質量和加工銷售“五統一”方式,探索建立“企業+合作社+基地”產業化發展模式。勃利縣海林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才說,靠著在外地積累的中草藥行業經驗,他在當地組建了合作社。在種植、收獲中草藥高峰期,每天要雇100多名村民。合作社在元明村設立了以黃芩為主品種的中藥材種植基地,依托在七臺河市區的工廠,生產黃芩苷和刺五加膏。
勃利縣爭取中藥材基地建設示范補助資金,用于扶持中藥材種子種苗繁育、規?;N植等。王才說,2019年起,每年獲得種子種苗繁育補貼。他們還聘請專家指導中藥材種植,提高栽培水平。
元明村是勃利縣因地制宜發展寒地中草藥產業的縮影。2020年,元明村流轉了68戶居民的宅基地,聯合企業進行改造。因距離縣城只有3.8公里,改造后的村莊一躍成為“網紅”旅游目的地?!拔覀兘ㄔO了田園綜合體,發展中草藥種植與休閑觀光旅游?!贝妩h支部書記韓停國說,現在村民的人均年收入在2萬元以上。
在勃利縣的黑龍江利民藥業有限公司,中藥飲片正等待發往外地??偨浝硗鮽ジ嬖V記者,設立在元明村的1萬余畝中藥材標準化基地,為公司提供生產原料。王偉說,公司主要生產人參破壁粉、紅豆杉飲片等產品,年銷售額可達1000余萬元?!爸嗅t‘治未病’的優勢和重要作用逐漸顯現,為企業帶來發展機遇?!?/span>
- 【中國中小城市指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