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城市研究院領導赴寧夏靈武市考察調研
日前,中小城市研究院執行院長張央青、秘書長呂偉華赴寧夏靈武市考察調研,靈武市委副書記、市長楊玉龍,靈武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王喆,靈武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孫佳永等領導陪同調研。
研究院領導先后來到寧夏新澳牧業養殖基地、生態紡織產業園、興唐米業有限公司、寧夏能源化工基地、臨港產業園等地,實地調研靈武市城市建設、特色產業、鄉村振興等工作。
在隨后召開的座談會上,楊玉龍代表市委、市政府熱忱歡迎中小城市研究院領導來靈武市考察調研。并從區位優勢、文化歷史、產業特色、城鄉建設、體制改革等方面全方位介紹了靈武市的情況。他希望中小城市發展研究院持續關注靈武市各項事業的發展,與靈武市開展深度合作,運用研究院豐富的資源優勢,為靈武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出謀劃策。
張央青院長首先感謝靈武市政府的熱情邀請,給研究院提供了良好的學習機會。隨后介紹了研究院中小城市指數研究、中小城市綠皮書、中小城市論壇以及課題研究等方面的主要工作。張院長介紹,中小城市指數研究目前已經開展了十七年,研究成果相繼通過人民日報、經濟日報、光明日報、中國經濟時報等整版對外發布。目前2022年第十八屆中小城市指數研究工作已經正式啟動,研究成果將在2022年下半年舉行的中小城市論壇上對外發布。
張央青院長對靈武市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績給予了高度評價,對靈武市紡織服裝產業、畜牧業和當地特色農業發展、區域品牌打造、人才培養等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建議。她表示,今后將會充分發揮研究院“新型智庫”的資源優勢,為靈武市經濟社會全面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持和幫助。
靈武市委辦、政府辦、發改局、科技局、統計局等部門負責人參加座談。
靈武市簡介
靈武市位于寧夏平原中部、黃河東岸。東與鹽池縣相連,南與吳忠市利通區和紅寺堡區接壤,西與永寧縣隔河相望,北以明長城為界與鄂托克前旗毗鄰,總面積4010平方千米。地處銀川平原的東南邊緣,西臨黃河,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地形分為西部平原,東部臺地。西部為黃河東岸沖積平原,屬銀川平原的東南邊緣,由第四系河湖相砂礫質沖積洪積物淤積而成。地勢平坦,渠系發達,多湖沼濕地;東部臺地系鄂爾多斯臺地西南部、靈鹽臺地西部的一部分。境內最高海拔1652米,最低海拔1104米。位于寧夏平原中部、黃河東岸。介于東經106°11'~106°52’,北緯37°35’~38°21’之間。東與鹽池縣相連,南與吳忠市利通區和紅寺堡區接壤,西與永寧縣隔河相望,北以明長城為界與內蒙古自治區鄂托克前旗毗鄰。南北長98千米,東西寬54千米,總面積3846平方千米。鐵路大古線、銀太線、銀西鐵路、 銀蘭高速鐵路過境,其中大古線起自寧東鎮古窯子,設古窯子站、甜水河站、果園站,通往大壩電廠,為運煤線,境內長60千米;銀太線由銀川通往太原,在境內設有靈武站。青銀高速(G20)王圈梁至銀川段、G307線、GS3線高速公路過境,其中青銀高速(G20)王圈梁至銀川段境內長50.5千米,雙向4車道,通往青島;GS3線高速公路(石壩至太陽山)境內長98.3千米,雙向4車道,通往陜西。省道103線、203線、302(高古)線、303線(狼南路)均過境,其中省道103線境內長175千米,雙向四車道,通往甘肅;省道203線境內長428千米,雙向四車道,通往河南;省道303線(狼南路)境內長165千米,雙向4車道,通往內蒙古。有縣鄉級公路736條,總長1330.493千米。2020年,靈武市地區生產總值533.2億元,增長4.8%。其中,第一產業13.56億元,增速1.4%。第二產業441.4億元,增速5.0%。第三產業78.3億元,增速3.8%,三次產業結構為2.5:82.8:14.7。2020年,靈武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887元,增長1.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12元,增長8.0%。2020年1月,靈武市入選第二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名單,同年11月,榮獲第六屆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城市稱號。2021年1月,靈武市榮獲2018-2020周期國家衛生城市稱號并入選全國農村創新創業典型縣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