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順德勒流街道:“北部引擎”著力打造鄉村振興示范片區
- 信息來源:中小城市指數網 | 更新時間:2022-11-04 | 閱讀量:118次
2021年以來,勒流街道依托“百里芳華”鄉村振興示范帶順德段建設,以創建“文旅田園”示范片為契機,堅持“景村一體化”的理念,構建“黃連社區—江義村—稔海村—扶閭村”串聯而成的鄉村振興“北部引擎”,著力打造黨建引領、產業興旺、生態宜居、文化厚重、治理有效的鄉村振興示范片區。
目前,“北部引擎”片區基礎設施日臻完善,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促鄉村振興實效明顯,打造了全長6.6公里的鄉村振興示范帶勒流精華段,稔?!袄琐狋~港”、黃連“文旅小鎮”、江義“美麗田園”等特色村居文旅品牌逐漸成型,實現傳統水鄉與現代人居的協同共融,描繪出一幅嶺南水鄉悠長畫卷。
黨建賦能強核心,連片打造促協同
勒流街道以建設“北部引擎”為基礎,實施“百里芳華”鄉村振興示范帶黨建提升計劃,聯動黃連社區、江義村、稔海村、扶閭村連片發展。按照“N+1+N”的工作思路,先后完善提升N個黨建陣地輻射點,推進1條百里芳華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促進黨建、文化、產業、生態資源等N個方面互補,充分發揮黨建引領帶頭作用,實現村居資源共享、相融共建、強強聯合。
“N個輻射點”:用好村級黨建陣地輻射帶動作用。有序推進村級黨群服務中心提升、村(居)民小組黨群服務站、黨建公園等黨建陣地建設,為黨員群眾參與各類組織活動提供場所平臺、高效便捷黨建服務,實現完善一個陣地、激活一個組織、凝聚一方群眾。
“1條示范帶”:推進百里芳華鄉村振興示范帶順勒流段建設。通過整合黃連的古韻文化、江義的田園風光、稔海的生態“鰻”享等資源,串聯起稔海社區公園、江義水生態樂園、水科普園等多個節點,同時推動沿線村(社區)公園改造、村路提升改造以及社區驛站功能完善等,積極打造集生態人文、美食休閑于一體的文旅田園示范片,逐步形成富有嶺南水鄉特色的鄉村振興示范帶。
“N個互補”:實現黨建提升、產業興旺、生態宜居、文化發展的優勢資源互補。通過“百里芳華”鄉村振興示范帶黨建提升計劃的推進,黃連社區、江義村、稔海村、扶閭村抱團發展,由強村帶弱村、先進帶后進,連片發展促進了各村(社區)黨建要素、經濟要素、文化要素、生態要素等的優化配置,實現資源互補,不斷提升連片村居整體實力。
黨群共建聚合力,基層治理有抓手
勒流街道在打造鄉村振興示范帶過程中,持續夯實基層治理“大廈根基”,推動村(社區)黨委、村民小組黨支部、股份社黨支部、黨群先鋒隊、志愿服務隊在鄉村振興中充分發揮作用,傾聽民聲凝聚民心,讓村民群眾樹立“自己家園自己建”的主人翁意識。
比如,黃連社區黨委發揮組織優勢和社會號召力,調動廣泛社會力量助力鄉村振興,孵化培育黃連社區營造協會等16個社區組織,創新成立黃連鄉村振興促進會。通過加強黨組織對各類組織的領導,充分整合社會組織、鄉賢達人等資源力量,先后啟動澳心街、澳心何氏先祠、雪圃學校舊址、雪圃紀念堂遺址等一系列社區改貌活化工程。黃連社區從凝聚民心、產業培育、文化營造、環境治理等多角度入手,有機融合黃連古韻和創新元素,著力推進順德區農村綜合改革試點、美麗文明村居創建,打造集水鄉古韻、文化產業、美食旅游三位一體的綜合文旅小鎮。
江義村將黨建公園管理與無職黨員設崗定責有機融合,按照“分類指導、因需設崗、利于工作”的原則,劃分衛生綠化責任崗、體育健身設施責任崗、照明設施責任崗、活動開展協調崗、黨建宣傳欄責任崗等崗位,為村內黨員搭建服務基層群眾的平臺,讓黨員想干事有機會、想出力有載體、想工作有平臺、想管事有名分。同時,村黨委將無職黨員設崗定責的成功經驗延伸到“四小園建設”、“清岸行動”中,激發黨員在鄉村振興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2021年以來,江義村四小園建設改造面積合約4000平方米,清岸行動拆除一批違章建筑,河涌水質得到顯著改善,贏得群眾廣泛好評。
作為“中國鰻魚之村”,稔海村在村級集體經濟薄弱的困難下,積極調動社會資源投入鄉村振興。稔海村黨委通過與勒流供電所黨支部黨建結對共建,找準黨建引領鄉村建設和產業振興的發力點,共同完成了兩個項目資金總額高達2316萬元的結對項目,有效緩解村居的經濟壓力。一是將村內環村路架空的高壓管線進行頂管埋地升級改造,改善村道上管線亂掛情況,解決了高壓線離居民區較近的安全隱患;二是在菊花灣農業園連片4000多畝農用地增設供電線路,為連片鰻魚養殖和高產水產養殖以及現代蝴蝶蘭產業發展提升供電安全性和可靠性,為稔海村產業振興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
扶閭村黨委以黨群陣地為據點,常態化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用好用活黨群服務陣地,策劃富有本村傳統特色的“家門口的課堂”、“黨建+志愿服務”,有效發揮了黨組織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作用。以“黨建紅”引領“志愿紅”,凝聚村內的志愿力量,充實黨群志愿服務隊伍,參與到疫情防控、清岸行動、基層治理等重點工作中,為鄉村振興工作的推進注入強大動力,延續鄉村振興的志愿力量。
資源整合提效能,鄉村振興顯成效
通過“百里芳華”鄉村振興示范帶的聯動創建,勒流街道“文旅田園”示范片沿線村居形成資源互補優勢,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同向上發展。
一是黨建資源互補。黃連社區、江義村作為佛山市委黨校、順德區“大巴黨?!秉h員教育學習點,擁有豐富的黨建教學資源,為周邊村居黨員干部提供廣闊的平臺。2019年黃連社區成立了黨建博士研究基地,近年來持續為周邊村居鄉村振興提供高質量人才支撐。2021年扶閭村建成青少年黨建教育基地,深入挖掘和發揮紅色革命資源,為周邊村居青少年搭建了“零距離”學習的教育平臺。
二是文化資源互補。黃連社區何詒燕堂碼頭、澳心何氏古祠、倉沮圣廟、畫家藝術村等特色建筑林立,“黃連倉沮字祖信俗”入選第八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扶閭村的廖氏宗祠雄偉壯觀,建筑風格獨具特色。倉沮信俗、龍虱游藝、廣繡傳承、廟誕等民俗文化歷經百載光輝猶燦。依托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成立社區營造協會,發掘傳統文化的潛質,喚醒社區共建意識;通過搭建文化交流互補平臺,不斷擦亮傳統文化底色。
三是產業資源互補。稔海村是全國最大的鰻魚養殖、加工和出口基地,被譽為“中國鰻魚之村”。稔海村深化以“浪鰻魚港”為中心,依托其優越的自然生態環境潛心打造集漁港風光、美食體驗、旅游民宿、產業觀光等功能于一體的“鰻生活”休閑文旅產業帶,做大做強鰻魚產業鏈,帶動區域產業經濟。江義村的養殖業也獨具優勢,是省現代農業化試點,素有“順德鱸魚看勒流,勒流鱸魚看江義”的市場美譽。連片村居產業發展強化農業生產技術交流,定期組織農業生產技術考察或座談會,促進技術流動,打造產業成片集聚,激發產業活力,實現產業優勢互補。
四是生態資源互補。江義村生態基底良好,是“美麗田園”示范區,獲“中國最美村鎮”稱號。通過古村落活化項目提升江義村“倚江”的水鄉環境和古村風貌,達到活化古村的目標,形成宜居宜商宜游的文化旅游村。扶閭村的水鄉美景散發出濃厚人文情懷,六百多年的陳姓水埠與百年老榕樹交相輝映,寬闊的江面蕩漾著水波,美不勝收。在推進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過程中,通過連片村居景觀打造,打破轄區界限,共享生態資源,做好“水文章”,有力推動美麗鄉村綻放新顏、迸發活力。
- 【中國中小城市指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