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唐山市玉田縣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 信息來源:中小城市指數網 | 更新時間:2022-11-11 | 閱讀量:190次
2021年,全縣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領航定向,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咬定目標不放松、埋頭苦干抓落實,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十四五”實現良好開局。
一、綜 合
經初步核算,2021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314.4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7.0%,兩年平均增長5.5%。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69.9億元,比上年增長4.9%;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38.1億元,比上年增長5.2%;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06.4億元,比上年增長10.8%。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24.7:41.8:33.5調整為22.2:44.0:33.8。
全年民營經濟增加值202.2億元,比上年增長7.3%,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64.3%。
物價指數在合理區間內平穩運行。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1.1%,在統計的八大類價格中,食品煙酒價格下降1.0%,衣著下降0.4%,居住上漲1.7%,生活用品及服務上漲1.9%,交通和通信上漲5.0%,教育文化和娛樂上漲2.0%,醫療保健持平,其他用品和服務上漲2.9%。商品零售價格總水平上漲1.6%。
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矛盾和問題:經濟體量依然偏小,一產大而不強、二產全而不優、三產新而不活,投資增速持續低迷,人口聚集能力不強,主城區城市容量和軟硬件設施仍不完善,人才吸附能力不足,人才困局與經濟發展相互掣肘的現狀尚未有效解決。
二、農 業
2021年全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15.5億元,實現增加值71.2億元,比上年增長4.9%。其中農業產值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63.6%,牧業產值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31.9%。
種植業穩步提升。全年糧食總播種面積129.8萬畝,總產量50.9萬噸;蔬菜總播種面積40.5萬畝,總產量214.4萬噸,其中設施蔬菜總產量28.7萬噸。
林業生產健康發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積2.9萬畝,年末實有林地面積9.8萬畝。森林覆蓋率5.5%。
畜牧業生產總體平穩。全年豬牛羊禽肉產量8.6萬噸,禽蛋總產量6.0萬噸,奶類總產量13.9萬噸。生豬存欄38.2萬頭,出欄65.8萬頭;牛存欄11.1萬頭,出欄8.7萬頭;羊存欄8.7萬只,出欄10.3萬只。家禽存欄507.8萬只,出欄598.8萬只。
漁業生產保持穩定。全年水產品產量0.4萬噸。
年末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8家,國家級專業市場1家。農業產業化經營率57.8%。
三、工業和建筑業
工業經濟穩步增長。全年全部工業實現增加值125.0億元,比上年增長3.9%。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79家,增加值比上年增長9.7%。在規模以上工業中,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22.5%,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為16.1%;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25.3%,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為41.1%。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總產值567.4億元。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完成產值115.4億元,重工業完成產值452.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銷率99.0%。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543.4億元,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3.62%。全部工業用電量23.71億千瓦時,比上年下降0.8%。
建筑業平穩發展。全縣建筑業完成增加值13.2億元,比上年增長17.9%。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企業18家。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積99.0萬平方米,其中新開工面積69.8萬平方米;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46.1萬平方米,其中住宅銷售面積44.8萬平方米。
四、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有效推進。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6.3 %,其中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192.8億元,比上年增長6.3%。
在固定資產投資中,建設項目投資156.8億元,比上年下降4.0%,房地產投資36.0億元,比上年增長99.1%,其中住宅投資比上年增長104.0%。第一產業投資比上年增長193.9%,第二產業投資比上年下降10.2%,第三產業投資比上年增長34.1%。全縣工業投資比上年下降10.2%,其中工業技改投資比上年下降21.9%。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施工項目321個,其中本年新開工項目266個。在施工項目中,總投資億元以上項目50個,其中本年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27個,增長17.4%。
五、國內貿易
消費品市場穩中有進。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95.0億元,比上年增長4.6%。按經營地統計,城鎮實現零售額77.6億元,比上年增長3.3%;鄉村實現零售額17.4億元,比上年增長10.3%。分行業統計,批發業零售額17.8億元,比上年下降15.0%;零售業零售額70.4億元,比上年增長10.0%;住宿業零售額0.4億元,比上年增長12.0%;餐飲業零售額6.4億元,比上年增長15.6%。
年末限額以上單位32家,全年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實現10.9億元,比上年增長5.5%。在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單位商品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類比上年增長36.5%、煙酒類比上年增長44.9%、服裝鞋帽類比上年增長46.5%、金銀珠寶類比上年增長36.2%、日用品類比上年增長24.8%、石油及制品類比上年增長10.2%、中醫藥品類比上年下降9.2%。
六、對外經濟
全年實際利用外資8949萬美元,比上年增長30.7%。年內新增進出口權限企業24家,累計達到424家,其中有出口實績企業92家。
七、服務業
全年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19.5億元,比上年增長9.2%;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21.5億元,比上年增長23.4%;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1.4億元,比上年增長5.8%;金融業增加值13.9億元,比上年增長5.5%;房地產業增加值14.2億元,比上年增長10.7%。年末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21家,其中年內新增新開業企業1家。全年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2.7億元。
城鄉路網通行能力持續增強。全縣公路通車里程1626.5公里。年內完成國道鎮區段10.5公里亮化工程、大安鎮段4.4公里大修工程、亮水河橋維修加固工程、玉濱公路京秦鐵路立交橋段破損路面翻修及南環路5.3公里噴霧工程。
全年郵政業務收入9420.18萬元。郵政快遞業務量980萬件。年末固定電話用戶5.0萬戶;移動電話用戶74.3萬部。年末寬帶用戶22.2萬戶。
八、財政、金融、保險
全年全部財政收入24.4億元,比上年增長14.0%;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4.5億元,比上年增長9.7%。全年稅收收入完成21.0億元,比上年增長17.6%。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4.0億元,比上年下降9.1%。其中,教育支出比上年增長7.5%,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比上年增長3.9%,一般公共服務支出比上年增長5.3%。
年末全縣擁有銀行業金融機構16家,證券公司1家,小額貸款公司1家。全縣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666.3億元,比年初增加56.1億元;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266.2億元,比年初增加28.4億元。金融系統存貸比為40.0%,新增存貸比50.3%。積極引導企業上市發展,全縣掛牌上市企業達到11家,其中深交所1家、北交所1家、新三板3家。
九、城市建設與管理
深入推進主城區蝶變更新,縣城北窗口城市設計基本完成,興玉南路起步區、周莊村和東關村順利征拆,5個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和4個綜合服務中心新建工程竣工投用,“三館”和紅星美凱龍商業綜合體加快推進,繁榮路、無終街等7條城區主要道路和13條背街小巷翻修改造工程竣工通車,伯雍公園健身步道、垃圾焚燒發電廠正式投用,城鄉客運公交“一體化”和長途汽車站完成選址。
加強城鄉環境衛生管理,新建公共停車場4個、公園游園6個,新增園林綠地面積567.4畝,成功創建省級潔凈城市和省級森林城市。加大建筑施工工地揚塵污染防治力度,對建成區內房屋建筑工地落實網格化管理,全面督導建筑工地落實“六個百分百”和“兩個全覆蓋”標準。完善實施農村生活垃圾市場化運行機制,開展農村生活垃圾集中整治專項行動,累計清理整治亂堆亂放、垃圾桶擺放不規范等問題610個,清運生活垃圾9萬多噸。
年末城市公園綠地面積153.67公頃,人均公園綠地面積9.08平方米;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907.02公頃,綠化覆蓋率41.32%,建成區綠地率35.86%。城市建成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
十、教育、科技、文化、旅游和體育
教育事業加快發展。實現學前教育全覆蓋,年內新建、改擴建公辦幼兒園9所,其中有4所被納入市、縣兩級“為民辦實事工程”。創新職業教育辦學機制,縣職教中心積極對接企業集團、高等院校等,深度推進辦學模式、教學模式、培養模式、評價模式相互融合,提升人才培養層次,全年職教中心對口高考165名學生升入大學,本科上線1人,??粕暇€100%。職業學生就業率100%,對口率96%,穩崗率90%,企業滿意率達到98%以上,與150家企業保持長期穩定用工關系。高考成績繼續保持全市前列,本年高考強基計劃上線991人,上線率25.2%,本科上線3083人,上線率78.51%。
科技創新成效凸顯。全年新增高新技術企業31家,總數達到139家;新增科技型中小企業246家,總數達到893家。組織培育市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6家。全縣擁有發明專利250件,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3.76件。
完善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全縣建設21個鄉級綜合文化站,773個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達標率95.4%。年內開展文化惠民演出134場,發放惠民劵2.5萬張。在春節、元宵節等傳統節日組織開展節日民俗、文化娛樂等系列主題文化活動。開展慶祝建黨百年主題文化活動,舉辦“光輝歲月 紅色記憶”主題印象展、“百年輝煌-百姓大舞臺 我最想唱”群眾文藝演出。深入挖掘、傳承創新優秀傳統鄉土文化,創排大型現代評劇舞臺劇1部,以歌頌黨、歌頌祖國為主題組織創作并在線上或者線下推出系列主題文化作品。
強化旅游宣傳推廣。在學習強國、《中國文化報》《唐山勞動日報》等20多家報刊媒體發表61篇宣傳推介文章?!短粕酵韴?、周末特刊》對玉泉山生態園、佳華農業園、山水棗鄉等進行專版報道。唐山電視臺對坦克一團舊址研學基地、凈覺寺景區分別進行專題報道。參加中國-東盟博覽會旅游展河北專題推介旅游推介活動。
大力推進體育健身工程,更新150套健身路徑,完成伯雍公園健身步道改造工程。積極組織各類體育活動等賽事,成功舉辦河北省第二屆線上親子運動會、玉田縣第十二屆梨花節暨玉泉山春季徒步大會、玉田縣慶祝建黨一百周年京津冀地區中國象棋公開賽、“開元杯”圍棋友誼賽、慶祝建黨100周年乒乓球團體賽、全民健身表演活動、五人制足球比賽等體育活動。
十一、衛生、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
衛生事業統籌發展。持續改善醫療衛生條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項目進展順利,縣醫院新建工程主體完工,中醫院西院區改造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能力提升;扎實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累計完成兩劑次新冠疫苗接種59.9萬人。持續深化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推進緊密型醫共體建設??h醫院和中醫院兩個緊密型醫共體實行人力資源、財務資產、業務工作、績效考核、藥械采購、信息化建設“六統一”管理。大力推動中醫藥發展,穩步推進鄉鎮衛生院與村衛生室一體化管理工作。鄉鎮衛生院標準化建設率達到95%,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率達到92%。
社會保障日益完善。加強就業扶持,鼓勵多渠道、多形式創業就業,全年完成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5274人,城鎮新增就業7834人,失業人員再就業1887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27%。城鄉居民基本養老和醫療保險穩定運行,基本養老保險覆蓋全縣機關、事業、企業及城鄉居民等各類人群50.3萬人,基本醫療保險覆蓋全縣職工、城鎮居民等各類人群66.2萬人,工傷保險、失業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75423人、51172人。生育保險覆蓋55072人。年內完成企業和機關事業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工作,人均月增加養老金分別為121.9元和154元。
養老服務加快發展。全縣擁有公辦養老機構6所,民辦養老機構46所,服務全縣需要供養人員。積極開展民辦養老機構從業人員業務培訓工作,加快社區和居家養老服務試點建設工作。不斷增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深度融合,推進“1+3”醫養結合格局向“4+N”新格局轉化,扶持壯大縣域醫養結合機構,創新醫養結合機構發展模式,實現醫養結合機構高質量示范式快速發展。
十二、人口和人民生活
年末全縣戶籍總人口70.07萬人,其中男性人口35.65萬人,女性人口34.42萬人,男女性別比為103.6:100。全年出生人口4350人,人口出生率為6.21‰;死亡人口3244人,死亡率4.63‰,自然增長率1.63‰。全年登記結婚2764對,離婚1014對。
年末全縣常住人口66.19萬人,比上年減少0.31萬人,其中城鎮人口30.82萬人,比上年增加1.19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46.56%,比上年提高2.01個百分點。
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023元,比上年增長6.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118元,比上年增長10.4%。
十三、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
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121.2萬噸標準煤,比上年增長5.7%。規模以上工業煤炭消費量157.97萬噸,比上年同期減少8.98萬噸。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3.7%。
加強環境治理,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扎實開展“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大氣污染綜合指數4.82,比上年下降19.4%;PM2.5平均濃度38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24.0%,改善率位居省、市前列;優良天數比上年增加25天,重污染天數比上年減少4天。深化水污染治理,完成26條河渠清淤工作,5條河流斷面水質全部達標。
常態化抓好安全生產執法檢查,全年累計檢查單位9452家次,排查整改隱患14396項,降低資質等級3個,查封扣押7家。強力推進“雙控”機制建設,全縣214家規上及高危企業全部完成“雙控”機制建設。
注釋:
[1]本公報2021年數據為快報統計數據。
[2]部分數據由于四舍五入,存在分項合計與總計不等的情況。
[3]公報中地區生產總值、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量按當年價格計算,增長速度按2020年不變價格計算。
[4]公報中部分數據來源于相關部門。
- 【中國中小城市指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