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保定市淶水縣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 信息來源:中小城市指數網 | 更新時間:2022-12-09 | 閱讀量:172次
2021年,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縣上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攻堅克難,砥礪奮進,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人民福祉水平持續提升,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實現了“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
一、綜合
經濟總體運行平穩。2021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1.2億元,同比增長6.4%(按可比價計算),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8.8億元,同比增長4.9%,第二產業增加值18.0億元,同比下降1.9%,第三產業增加值64.4億元,同比增長9.1%。三次產業比由上年的20.4:16.0:63.6調整為18.5:17.8:63.7。
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101.0%,工業品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116.4%,商品零售價格總指數101.9%,服務項目價格指數100.2%。
二、農業、農村
農業生產穩步增長。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1.04億元,同比增長5.06%(按可比價計算),其中:農業產值15.81億元,林業產值5.26億元,畜牧業產值8.66億元,漁業產值0.03億元,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1.28億元,分別增長(可比價)7.68%、-13.51%、12.78%、71.52%、5.28%。測算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9.34億元,同比增長4.8%,其中:農業增加值9.88億元,林業增加值4.22億元,畜牧業增加值4.65億元,漁業增加值0.01億元,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0.58億元,分別增長(可比價)7.7%、-9.5%、12.8%、71.5%、2.95%。
全縣農作物總播種面積30095公頃。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3505公頃,總產量122328噸,其中夏糧播種面積6184公頃,產量37694噸,畝產406公斤,秋糧播種面積17321公頃,產量84634噸,畝產326公斤,(玉米播種面積14922公頃,產量75658噸,畝產338公斤;小麥播種面積5908公頃,產量36270噸,畝產409公斤)。經濟作物播種面積6590公頃,其中:油料作物播種面積2732公頃,油料總產量10647噸,畝產260公斤(花生播種面積2609公頃,產量10293噸,畝產263公斤);蔬菜及食用菌面積3070公頃,總產量214161噸,其中:蔬菜面積3070公頃,產量211714噸;食用菌產量2447噸;瓜果類播種面積584公頃,產量19490噸,畝產2227公斤。
全縣當年造林面積5668公頃,其中人工造林面積1667公頃,當年封山育林面積1334公頃;森林撫育面積2667公頃。年末果園面積1490.47公頃,實用堅果面積892.87公頃。干鮮果品總產量35083.31噸,其中干果產量2472.72噸,水果產量32610.59噸。森林覆蓋率39.33%。
全縣年末大牲畜存欄0.92萬頭,豬存欄5.65萬頭,羊存欄9.6萬只,家禽存欄83.61萬只。肉類總產量20600.34噸,奶類總產量6793.16噸,其中牛奶產量6776.72噸;蛋類總產量2838.85噸,其中主要禽蛋產量2741.81噸。淡水養殖面積70公頃(含水庫養殖面積66公頃),水產品產量176噸。
農業投入增加,農業機械化、化學化、電氣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全縣農村用電量21836萬千瓦時,農用化肥施用量(實物量)19356噸(折純量7115噸),農藥施用量147噸,農用膜使用量367噸,農用柴油使用量9238噸。
三、工業、建筑業
全年完成全部工業總產值29.71億元,測算完成增加值13.04億元,同比增長1.9%(按可比價計算)。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產值22.08億元,同比增長8.09%(現價),測算增加值7.64億元,同比增長1%(按可比價計算);主營業務收入21.98億元,同比下降0.39%;產銷率91.1%,比上年降低8.8個百分點;實現利稅2.05億元,同比下降51.1%,其中稅金0.64億元,同比下降38%,利潤總額1.41億元,同比下降55.4%。
全年入統資質等級以上建筑業企業(總包)17家,完成產值3.47億元,同比減少27.04%。
四、交通、通訊業
交通運輸條件繼續改善。年末全縣標準公路里程達1422公里,測算公路運輸完成公路客運周轉量12835萬人公里,公路貨運周轉量12932萬噸公里,分別同比增長19.5%、9.2%。全縣年末擁有班線客車112輛、公交車70輛,出租車217輛、貨運汽車3720輛,其他運輸車248輛。
通訊業穩步發展。年末擁有程控電話機1.88萬部,移動電話擁有量達30.62萬部;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廣電四網傳輸信號覆蓋全縣,全縣互聯網固定寬帶用戶達到11.16萬戶,互聯網移動寬帶(無線)用戶達到30.62萬戶,通訊業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起到了巨大促進作用。
五、國內貿易和對外經濟
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55億元,同比增長9.1%,其中:限上消費品零售額2.64億元,同比增長13.5%。限上批零業銷售額2.44億元,同比增長5.4%,限上住餐業營業額0.279億元,同比減少27.5%。
全年實際利用外資完成80萬美元。
六、財政、金融和保險業
全年財政總收入12.27億元,同比增長11.1%,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8.15億元,同比增長15.7%。公共財政預算支出24.2億元,同比減少5.7%。實現稅收8.95億元,同比增長10.9%,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中稅收收入4.83億元,同比增長18.7%。
金融機構存貸款繼續增加,年末金融機構存款余額達到228.42億元,同比增長9.2%,其中住戶(居民)儲蓄存款余額186.26億元,同比增長14.0%,金融機構貸款余額159.31億元,同比增長9.7%,存貸比達到69.75%,比上年提高0.32個百分點,金融機構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持力度繼續加大。
保險事業穩步發展。各類(財產)保險金額達458億元,保費收入7688.23萬元,處理賠案7663件,賠付金額4079.81萬元。
七、文教、衛生
文化教育事業穩步發展。全縣擁有中小學校78所,其中:普通中學16所、職業中學1所,小學65所;中小學專職教師3527人,其中:普通中學1456人、職業中學218人,小學1853人;中小學在校學生44940人,其中:普通中學19707人、職業中學1717人,小學23516人。
衛生健康事業不斷進步,各類衛生機構醫療條件不斷改善,年末衛生機構25個,個體診所及村衛生所479個;衛生技術人員2022人(含個體診所和村衛生所),其中:執業(含助理)醫師數907人;共設標準床位1134張。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5.13‰,嬰兒死亡率3.27‰,產婦住院分娩比例100%。
八、旅游業
野三坡景區全年接待游客180萬人次,同比增長5.8%,旅游業綜合社會經濟效益9億元,同比增長12.5%,景區主要景點門票收入0.45億元,同比增長40.6%。
九、固定資產投資全年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投資和房地產投資)同比增長6.4%,其中:建設項目投資同比增長9.0%,房地產投資同比增長1.9%。建設項目投資中:工業投資同比增長14.7%,工業技改投資同比減少40.3%。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年末全縣戶籍總戶數140731戶,戶籍總人口360374人,其中城鎮戶籍人口154266人,鄉村戶籍人口206108人。
年末全縣常住人口311445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63205人,城鎮化率達到52.4%。
城鄉居民收入穩步提高。年末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4713元,同比增長13.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024元,同比增長9.9%。
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繼續扎實推進,職工養老保險全部實現社會化發放,全年共發放離退休人員養老金40087.35萬元;醫療、養老、失業保險覆蓋面繼續擴大,年末全縣參加養老保險職工28290人,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人數達到198122人,參加城鎮社會養老保險的居民2937人;參加城鎮醫療保險的職工29841人,參加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的人數276040人;失業保險征繳范圍逐步擴大,年末參加失業保險的職工達到15582人,失業保險金發放35.59萬元,發放率100%;城鎮登記失業人數742人,登記失業率3.18%,城鎮新增就業人數2432人。
社會福利事業繼續發展,年末全縣社會福利收養性單位161所,其中:公辦敬老院1所、光榮院1所,民辦養老院6所,村辦幸福院153所,社會福利收養性單位床位數2666個,服務設施得到進一步完善。全年國家(含定期補助和定期撫恤)優撫對象3409人,優撫金額2194.47萬元;最低生活保障救濟人數11234人,救濟金額3673.27萬元;農村五保供養人數1995人。
十一、能源、環保
初步測算,全年萬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能耗增長68.7%。
全縣用電量11.68億千瓦小時(含縣供電公司和冀東水泥專線電量),同比增長5.4%,其中各行業用電量8.10億千瓦小時,同比增長5.95%(工業用電量5.30億千瓦小時,同比增長2%),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3.58億千瓦小時,同比增長4.2%。
環境污染得到有效防治,全年COD削減量121.22噸,SO2削減量16.951噸,氨氮減排量34.845噸,氮氧化物減排量41.35噸;全縣年末擁有污水處理廠3座,垃圾處理站1個;城市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對生活垃圾處理的行政村比例100%;城鎮生活污水處理96.3%;工業廢水排放量達標率100%;工業煙塵排放量達標率100%;水環境質量達標率100%;全年空氣質量良好以上天數258天??h城建成區綠地率37.75%。
注:1、目前本公報2021年完成數為截止12月底快報數,年報完成后個別指標數據有調整。
2、地區生產總值及三次產業增加值增速依據2020年不變價計算,農林牧漁業總產值、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工業增加值增速均依據可比價計算。
3、2020年12底入統的21家規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產值188619萬元、增加值77783萬元,2021年1月份按國家入統企業標準規定剔除6家不達標企業(淶水縣隆德軒紅木家具有限公司、淶水縣珍木堂家具有限公司、保定民興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淶水海沃創達機電設備安裝有限公司、保定市保北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淶水縣信德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同時有6家規下升規上企業(河北京梁砼結構構件有限公司、淶水德昌瀝青混凝土制造有限公司、淶水利環礦業有限公司、淶水縣圣鑫礦業有限公司、淶水雙開隔熱材料制造有限公司、淶水海波建材有限公司),2021年7月份新開業1家規上企業(中節能(淶水)環保能源有限公司),到2021年12月我縣共有入統上報數據的規上工業企業22家,按省市統一要求,為保持可比性重新測算上年(2020年)規上工業產值、增加值,經測算2020年規上工業產值由188619萬元調整為204239萬元,增加值由75300萬元調整為72609萬元。2021年市統計局反饋規模以下工業增加值為26418萬元,同比增長3.2%(可比口徑)。
4、2020年12底入統的21家限額以上貿易單位完成限上批零業銷售額21907萬元、限上住餐業營業額3850萬元、限上消費品零售額24890萬元,2021年1月份按國家入統企業標準規定剔除1家不達標企業(淶水縣翔海機械設備銷售有限公司),同時有2家限下升限上的企業(淶水縣金谷糧油食品有限公司、淶水縣東格制冷電器商行),因企業有變化,按省市統一要求,為保持可比性重新測算上年(2020年)限上批零業銷售額、住餐業營業額、消費品零售額,經測算2020年限上批零業銷售額完成數由21907萬元調整為23156萬元,限上住餐業營業額因企業無變更完成數仍為3850萬元,限上消費品零售額完成數由24890萬元調整為26425萬元。
5、本公報中2021年價格指數為市反饋應用于GDP核算的價格指數,縣級無價格統計。
6、2020年底入統資質等級以上建筑業企業11家,2021年新增6家(淶水縣鑫瑞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淶水縣凱悅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淶水縣保北電氣安裝有限公司、河北邦馳建筑裝飾工程有限公司、淶水建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河北依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到2021年12月底我縣共有入統上報數據的資質等級以上建筑業企業17家。
7、財政、金融、戶籍人口、教育、衛生、旅游、交通、通訊、社保、醫保、福利、環保、電力、林業等指標均取自相關部門。
- 【中國中小城市指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