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絳、王琮:發揮國資國企主力軍作用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 信息來源:中小城市指數網 | 更新時間:2022-12-16 | 閱讀量:46次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新時代新征程,國資國企要深刻認識、準確把握黨的二十大對國資國企工作作出的重大部署,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
國資國企發展推動現代化不斷前進
國資國企奠定了我國現代化的基礎。新中國成立以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國大力興辦骨干國有企業,建立了較為完整的、具備一定自主性和獨立性的產業體系,改變了我國一窮二白的落后局面,保障了國家政治經濟安全獨立。在國有企業的引領下,我國基礎民生和國民經濟發展后勁不斷改善,產業技術體系不斷升級,我國從一個貧窮落后的農業國轉變成為世界第一工業制造大國,成功實現了經濟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歷史性跨越,國資國企在我國現代化進程中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近年來,作為我國發電設備制造業的“搖籃”和領軍企業,哈電集團加快數字化建設,不斷提升企業生產工藝水平,加強產品智能制造能力,推進企業由制造向“智造”逐步轉型。資料照片
國資國企在改革發展中不斷釋放活力。改革開放以來,國資國企主動適應并參與國際國內市場競爭,不斷探索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運行體制機制和管理模式,加快布局結構調整,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結構,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道路。國有企業在經營機制、企業規模、經濟效益和全球影響力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效,積累了寶貴經驗,國有企業煥發出新的活力。同時,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相互競爭、相互協同、共同發展,共同夯實我國經濟長期繁榮的基礎。
新時代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取得新成就。進入新時代以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國資國企堅持“兩個一以貫之”,深入貫徹落實國企改革“1+N”文件體系,國資國企改革取得關鍵性進展,法人治理進一步完善定型,主責主業更加突出,資源配置效率大幅提升,核心競爭力顯著增強,在服務國家戰略、實現創新發展、暢通產業循環、保障社會民生等方面的支撐作用不斷彰顯。同時,國有企業打造了一批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攻克了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形成了一批世界級重大科技成果,國際國內競爭力大幅增強。不僅如此,國有企業在上繳稅費和國有資本收益為國家財政提供穩定的收入,劃轉國有資本充實社?;鸬耐瑫r,在搶險救災、帶頭助力打好三大攻堅戰,為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了突出貢獻。此外,新時代國資國企承擔起了大企業穩定我國經濟增長,保供應、穩預期、穩就業、穩產業鏈安全的重要責任,在能源轉型、節能減排,實現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等方面也起到表率作用。新發展階段,國資國企在更好服務國家戰略目標、更好促進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等多方面實現了革命性鍛造、系統性重塑,在各領域取得了非凡成就。
新征程上國資國企改革發展面臨新任務
一要繼續堅持和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不斷加強黨的建設,既是國有企業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目標的政治保障,也是國資國企持續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國資國企要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個環節,把企業黨組織內嵌到公司治理的結構之中,持續推進企業黨建和科研生產經營管理深度融合,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高質量發展,持續深化改革,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使國有企業始終成為黨和國家最可信賴的依靠力量。
二要進一步優化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國資國企要進一步聚焦戰略安全、產業引領、國計民生、公共服務等功能,加強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要充分發揮國有資本引導帶動作用,在關系安全發展的領域加快補齊短板,確保糧食、戰略性資源能源、重要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健經營,為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要進一步夯實我國經濟高質量持續發展的基礎,在進一步優化我國基礎設施布局、結構、功能和系統集成,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等方面發揮國家隊和主力軍作用。同時,要在優化國家重大生產力布局,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加快發展,推進興邊富民、穩邊固邊構建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和國土空間體系起引導和主體作用。此外,要進一步加快國資國企專業化整合,加快全國國資“一盤棋”,避免重復投資、重復建設,加大“兩非”“兩資”等低效無效、不具備競爭優勢資產的退出力度,通過固鏈、補鏈、強鏈、塑鏈,打造新的競爭優勢。
三要進一步完善和定型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國有企業要在改革發展的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面臨問題的復雜程度、解決問題的艱巨程度明顯加大。國資國企要增強問題意識,聚焦改革發展穩定實踐遇到的新問題和深層次問題,增強系統觀念,把握好全局和局部、當前和長遠、宏觀和微觀,著力破解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不斷增強核心競爭力,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增強企業內在動力和活力,加快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四要加強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科技自立自強,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建成現代化經濟體系,形成新發展格局的戰略目標。國資國企要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加大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力度,構建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綠色環保等一批新的增長引擎,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展現企業新擔當新作為,為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貢獻。
五要進一步增強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經營和整合能力。當前,世界經濟政治經濟秩序加速重組,國際國內產業鏈供應鏈加速重構,以國資國企為代表的我國大型企業要承擔起穩定和促進我國產業鏈高端化發展的重要責任。國資國企既要依托我國超大規模單一市場的優勢,也要進一步高水平地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和合作,以國內大循環吸引全球資源要素,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在提升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的同時,進一步探索國際經濟技術融合的新途徑。同時,要瞄準世界科技和產業發展的方向和前沿,把引進、吸收、消化、再創新與自主創新有機融合起來,建立健全自主創新機制,建立健全超前研發及技術儲備體制,進一步培育核心競爭力,建立健全現代產業體系,拓展產能合作新市場,向國際產業分工價值鏈高端不斷躍進。
六要積極穩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到2035年實現碳排放達峰后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的戰略目標。國資國企要立足我國能源資源稟賦,實施全面節約戰略,推進各類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加快推動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等調整轉型,積極穩妥、有計劃分步驟推進碳達峰碳中和。
七要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培育企業家隊伍。國有企業負責人要不斷提升政治素質,增強引領企業推動高質量發展本領、服務群眾本領、防范化解風險本領,著力增強防風險、迎挑戰、抗打壓能力,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帶頭擔當作為,在愛國、創新、誠信、社會責任和國際視野等方面不斷提升能力。
- 【中國中小城市指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