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和第二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開局之年,在全球疫情走勢和經濟走勢趨于復雜背景下,全縣上下堅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持續做好“六穩”、“六?!惫ぷ?,按照“穩農業、強工業、促消費、擴內需、抓項目、重創新、暢循環、提質量”工作思路,初心如磐、奮楫篤行,全縣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縣域經濟發展大局穩定,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
一、綜合
全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801736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850922萬元,增長7.9%,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22.1%,拉動GDP增長1.9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1088382萬元,增長4.2%,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14.0%,拉動GDP增長1.2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1862432萬元,增長11.0%,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3.9%,拉動GDP增長5.4個百分點。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23.0:29.2:47.8調整為22.4:28.6:49.0。
2021年,全縣民營經濟增加值2498348萬元,同比增長10.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90770萬元,增長7.6%;第二產業增加值1033162萬元,增長2.0%;第三產業增加值1274416萬元,增長17.6%。民營經濟占全縣生產總值(GDP)的比重為65.7%。
2021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同比下降1.1%。其中,食品煙酒類價格下降4.9 %,衣著類價格下降2.5%,居住類價格下降0.1%,生活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0.1%,交通和通信類價格上漲4.1%,教育文化用品及娛樂類價格上漲1.1%,醫療保健類價格與去年同期持平,其他用品和服務類價格上漲0.2%。商品零售價格總指數與去年同期持平。
年末全縣戶籍人口128.67萬人,常住人口91.0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43.04%。全年全縣出生人口4921人,出生率為5.36‰;死亡8796人,死亡率為6.76‰,自然增長率為-1.4‰?! ?/span>
二、農業和農村
2021年農林牧漁服務業總產值1382260萬元,比上年增長8.7%。其中,農業產值786566萬元,增長5.4%;林業產值54321萬元,增長11.9%;畜牧業產值466701萬元,增長13.0%;漁業產值45751萬元,增長12.6%;農林牧漁業服務業產值28921萬元,增長3.2%。
全年糧食播種面積119176公頃,總產量66.09萬噸,比上年增產0.86萬噸,同比增長1.32%。其中,小春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9320公頃,產量6.69萬噸,同比增長0.32%;大春糧食作物播種面積99856公頃,產量59.41萬噸,比上年增產0.84萬噸,同比增長1.43%。其中,稻谷產量30.1萬噸,同比增長0.91%;玉米產量16.35萬噸,比上年增產0.28萬噸,同比增長1.74%?! ?/span>
全年生豬出欄91.8萬頭,同比增長15.0%;肉牛出欄5.7萬頭,同比增長1.5%;肉羊出欄20.1萬只,同比增長0.5%;家禽出欄1650.1萬只,同比增長0.7%;禽蛋產量23980噸,同比增長5.3%?! ?/span>
全年油菜籽產量50103噸,同比增長11.6%。中藥材產量6105噸,同比增長2.7%;茶葉產量288噸,同比增長2.1%?! ?/span>
全縣林業產值54321萬元,同比增長11.9%。人工造林2167公頃,其中,中央財政資金投資完成造林面積1533公頃。森林撫育1933公頃,其中,中央財政資金投資完成面積400公頃?! ?/span>
三、工業和建筑業
工業全年增加值668309萬元,同比增長8.4%。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2%。在規模以上工業中,輕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2.5%,重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6%。按經濟類型分,國有企業同比增長11.5%,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2%,股份制企業同比增長10.2%,私營企業同比增長9.8%。按門類分,采礦業下降17.4%,制造業增長15.2%,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7.8%。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總產值同比增長18.6%。實現營業收入3472267萬元,同比增長17.3%;營業利潤266917萬元,同比增長28.6%;利潤總額265816萬元,同比增長31.5%。
全年全社會建筑業增加值466350萬元,同比增長0.6%。全縣有資質等級的建筑企業52家,共實現總產值136.6億元,同比增長13.4%;全年實現利潤總額67555.2萬元,同比下降29.7%?! ?/span>
四、固定資產投資
2021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1.4%。其中,基本建設投資增長3.4%,更新改造投資增長37.9%,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18.1%,農戶投資下降3.5%。按產業分,一產業投資增長48.9%,二產業投資增長24.1%,三產業投資下降12.0%。
全縣全年房屋施工面積344.1萬平方米,同比增長57.4%;房屋竣工面積24.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02.7%;商品房銷售面積116.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3.53%;商品房銷售額610092萬元,同比下降0.76%?! ?/span>
五、貿易和招商引資
202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95983.7萬元,同比增長19.0%。按經營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總額1845715萬元,增長21.7%;鄉村消費品零售總額450268.7萬元,增長8.9%。按消費類型分,批發業160781.2萬元,增長98.3%;零售業1685036.6萬元,增長5.3%;住宿業31945.1萬元,增長41.7%;餐飲業418220.8萬元,增長85.4%。全年限額以上企業消費品零售額807211.4萬元,同比增長12.6%。
全年進出口總額10082.9萬美元,同比增長237%。全年全縣新簽約項目52個,投資總額649.7億元,其中“五類500強”企業投資項目3個,總投資86億元。從資金到位看,省級平臺簽約項目履約率98.2%,開工率94.6%,資金到位率43.8%。2021年1-12月各類到位資金180.1億元,省外到位資金118.1億元,省內到位資金62億元,外資簽約資金10.8億元,外資實際到位資金16.0億元?! ?/span>
六、交通和旅游業
2021年末,全縣貨運周轉量28618萬噸公里,同比增長0.17 %;客運周轉量14411.5萬人公里,同比下降0.86%?! ?/span>
全年全縣累計接待游客612萬人次,同比增長24.3%,旅游收入累計500260萬元,同比增長37.8%?! ?/span>
七、財政和金融
2021年公共財政收入229707萬元,同比增長21.4%。其中,地方公共財政收入163790萬元,增長22.0 %。地方公共財政支出589960萬元,同比下降6.0%。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29579萬元,農林水事務支出129446萬元。
2021年末,全縣金融機構存款余額5071770萬元,比年初增加567425萬元,同比增長12.6%。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4611748萬元,比年初增加472445萬元,同比增長11.4%。年末金融機構貸款余額2489756萬元,比年初增加51147萬元,同比增長1.8%?! ?/span>
八、教育和科學技術
2021年末,全縣共有各類學校177所。其中,幼兒園50所,小學46所,普通中學76所,中等職業教育學校4所,特教學校1所。全縣共有專任教師10620人,其中,幼兒園797人,小學3111人,普通中學6296人,中等職業教育學校372人,特教學校44人。全年各類學校招生24495人,在校生104940人,畢業生29563人。其中,小學招生7058人,在校生51242人,畢業生9752人;普通中學招生15721人,在校生49577人,畢業生17617人;中等職業教育學校招生1716人,在校生4121人,畢業生2194人。幼兒園50所,在園兒童21028人,學齡兒童入學率100%?! ?/span>
2021年實施科技項目7項,全縣省級項目立項3項,獲得資金共170萬元,比上年增長36.0%,市級項目立項4項,獲得資金投入共85萬,比上年下降10.5%。2021年新增高新技術企業2家,全縣有效高新技術企業14家?! ?/span>
九、文體和衛生
2021年全縣共有文化藝術館(站)41個,其中文化館1個,文化站37個,博物館2個,紀念館1個,電影院4個,公共圖書館1個,藏書18.0萬冊,同比增長5.17%。年末廣播、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均達100%,全縣有線電視入戶率(含網絡電視用戶)達到39%,全年全縣新發展用戶5706戶(其中:城網新發展用戶2384戶,農網新發展用戶3322戶);標清轉高清、寬帶產品升級用戶約2500戶?! ?/span>
2021年全縣共有體育場館2個,全年新建全民健身路徑99條。擁有各類體育場地設施單位690個,同比增長1.6%,有各類體育場地2034個,同比增長0.54%,體育場地面積達215.6萬平方米,同比增長6.3%,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2.4平方米,同比增長29.1%?! ?/span>
年末全縣共有衛生機構657個,其中醫院、衛生院92個,衛生機構床位7816張。其中醫院床位7642張。全縣醫療衛生人員7336人。其中,執業及助理醫師2005人,注冊護士2763人?! ?/span>
全縣全年配送到位新冠病毒疫苗1406610劑,完成接種1320192劑,疫苗使用率93.86%。建成核酸檢測實驗室5個,儲備集中隔離場所28個,共1844個房間1844張床位。全縣全年孕產婦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篩查3362人次,篩查率100%,年度內無一例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嬰傳播發生。免費婚前醫學檢查4529對,婚檢率89.51%;孕前優生優育健康檢查7558人、任務完成率102.1%。
全縣全年建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294個,簽約80.62萬人,簽約率達72.2%;兒童、孕產婦、老年人、高血壓、糖尿病、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和肺結核等重點人群共31.8萬人,簽約22.3萬人,簽約率70.1%?! ?/span>
全年全縣成功創建國家衛生鄉鎮2個,省級衛生鄉鎮24個,國家級衛生村(社區)19個,省級衛生村(社區)280個?! ?/span>
十、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275元,增長9.0%。其中,工資收入19972元,增長7.3%;經營凈收入7117元,增長13.5%;轉移凈收入8611元,增長8.4%;財產性收入2576元,增長12.4%。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3089元,增長4.6%。其中,醫療保健類支出增長6.6%,教育文化娛樂類支出增長21.4%,衣著類支出下降15.6%,生活用品及服務支出增長2.2%,居住類支出增長13.6%,食品煙酒類支出增長3.3%。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41.1%?! ?/span>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437元,增長10.5%。其中,工資收入6789元,增長7.1%;經營凈收入7387元,增長11.1%;轉移凈收入4724元,增長14.8%;財產凈收入537元,增長12.4%。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4489元,增長13.3%。其中,醫療保健類支出增長35.1%,教育文化娛樂類支出增長27.5%,衣著類支出下降28.1%,生活用品及服務支出增長29.0%,居住類支出增長20.9%,食品煙酒類支出增長9.7%。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33.8%?! ?/span>
2021年,舉辦職業技能培訓19班次,培訓1122人;創業培訓1班次,培訓22人。城鎮新增就業6912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467人,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1615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5%;動態消除零就業家庭。企業職工養老保險擴面參保64156人,征收基金43287萬元;現有退休人員66875人,發放養老金164819萬元。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參保19786人,基金征收48859萬元;職業年金征收8480萬元;退休人員10983人,發放養老金74728萬元。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覆蓋58.17萬人,現已繳費17596.59萬元,工傷保險參保單位878個,擴面參保31618人,基金征收4601萬元,待遇支付2565萬元;2021年失業保險基金征收1483.2萬元,支出1831.44萬元?! ?/span>
年末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581719人,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4155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8774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49854人?! ?/span>
全縣共有各種社會福利收養性單位37個,各種社會福利收養性單位床位3599張,社區服務設施149個。年末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分別為6257人和79390人,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比上年減少549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比上年減少140人。
十一、基本單位及從業人員情況
2021年末,全縣共有從事一、二、三產業的各類法人單位6621個,產業活動單位423個。在法人單位中,企業法人單位為4989個,事業法人單位676個,機關法人單位(國家機關和政黨機關)111個,社會團體法人單位91個,其余法人單位113個?! ?/span>
2021年末,全縣一、二、三產業的全部法人單位吸納從業人員128183人。其中,第一產業的單位從業人員10939人,第二產業的單位從業人員54545人,第三產業的單位從業人員62699人?! ?/span>
十二、節能降耗
2021年,全社會能耗137.2萬噸標準煤,比上年下降3.3%。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16.4%。全縣城區環境空氣質量達標天數338天,達標率92.6%;PM10平均濃度為50.3μg/m3,同比增長9.3%;PM2.5平均濃度為30.1μg/m3,同比下降1.3%,O3平均濃度為98μg/m3,同比下降11.3%。未出現臭氧污染天,環境空氣質量6項指標全面達標,首次實現達標率在全市排名第3位。水環境質量繼續保持100%達標,縣境內3個國控斷面水質達到或優于Ⅲ類標準,達標率100%,縣城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松林口)水質達標率100%,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超過98%。
注:
1、本公報中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 ?nbsp;
2、公報中渠縣生產總值(GDP)等產值指標絕對數使用當年價格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 ?nbsp;
3、公報中林業、漁業、農業、交通運輸、金融、旅游、財政、教育、科技、文化、體育、環境保護、人口、衛生和社會保障數據來源農業農村局、林業局、交運局、商務局、文旅局、財政局、教育局、科技局、文體廣電新聞出版局、生態環境局、公安局、衛生健康局、人社局、民政局和醫保局等相關部門?! ?nbsp;
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采用住戶抽樣調查資料。
5、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問題,存在總計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