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鄭州市上街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 信息來源:中小城市指數網 | 更新時間:2022-12-20 | 閱讀量:60次
2021年,區委區政府帶領全區人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統籌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社會經濟加速回歸常態,主要經濟指標實現恢復性增長,經濟運行總體呈全面回升態勢。
一、綜合
初步核算,2021年,全區地區生產總值176.8億元,比上年增長5.1%。人均地區生產總值88778元,比上年下降5%。三次產業比例為0.01:47.61:52.38。第一產業增加值281萬元,比上年下降46.4%。第二產業增加值84.17億元,比上年增長4.9%。其中,工業增加值67.1億元,比上年增長6.7%;建筑業增加值17.1億元,比上年下降2.4%。第三產業增加值92.6億元,比上年增長5.4%。其中,金融業增加值21.2億元,比上年下降2.3%;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17.9億元,比上年增長11.6%;營利性服務業增加值16.1億元,比上年增長7.8%;房地產業增加值10.5億元,比上年下降3.3%。
二、農業
全年糧食總產量1080噸,比上年下降54.6%;其中,夏糧產量686噸,下降29%;秋糧產量394噸,下降72.1%。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45.9公頃,比上年下降47.3%;其中,夏糧播種面積107.1公頃,下降35.7%;秋糧播種面積138.8公頃,下降53.8%。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0.5%,其中,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29.2%,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2.6%,戰略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11.1%。六大主導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0.5%,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54.67%。分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增加值增長13.9%;集體控股企業增加值下降28.6%;股份制企業增加值增長9.3%;其他控股企業增加值下降9.1%。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加值增長15.4%;重工業增加值增長10.3%。
全區17個工業行業大類中有16個比上年增長,增長面94.1%。主要行業中,有色金屬冶煉和加工業增長6.3%;電力、熱力生產供應業增長13.8%;非金屬礦物制造業增長0.2%;裝備制造業增長18.6%。其它增速較高的行業有金屬制品業、印刷和記錄媒介復制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等增速分別為33.8%、46.9%、29.0%。
全區25種產品中,有18種產品產量比上年增長,增長面72%。主要產品中,氧化鋁增長0.2%,鋁材增長10.9 %,硅酸鹽水泥熟料增長2.7%。其他下降較多的有單色印刷品、人造金剛石、起重機,降幅分別為35.7%、25.7%、28.5%。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比上年增長23%,產銷率99.2%。
全區建筑業總產值35.9億元,比上年增長2.4%。建筑施工企業施工房屋面積78.5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4.5%;竣工產值11.9億元,比上年下降5.1%。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額比上年增長4.2%。分產業看,第二產業投資增長70.5%,工業投資增長72.7%。第三產業投資下降14.7%。
全年固定資產施工項目100個,計劃總投資240.2億元,比上年增長7.8%;新開工項目50個,計劃總投資63.6億元,比上年下降11.2%。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比上年下降7.5%,其中,住宅投資增長5.1%。商品房新開工面積21.4萬平方米,下降42.7%;其中,住宅13.8萬平方米,下降29.6%。房屋銷售面積60.1萬平方米,下降12%;其中,住宅銷售面積52.4萬平方米,下降19.8%。銷售金額25.1億元,下降22.3%;其中,住宅銷售金額21.3億元,下降29.5%。
五、國內貿易與對外經濟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年增長7%。其中,限額以上零售額增長17.6%,限額以下零售額增長6.3%。從銷售額看,批發業銷售額124.4億元,增長69.2%;零售業銷售額4.3億元,增長14.4%;住宿業營業額0.5億元,增長6%;餐飲業營業額7.5億元,增長8.9%。
全年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11300萬美元,增長6.2%。
六、交通、通訊
年末實有運營車輛94輛,運營線路網長度2751.7公里,全年客運總量348.07萬人次。年末固定電話用戶30488戶,移動電話用戶245658戶,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90159戶。
七、財稅、金融
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5.6億元,比上年增長4.21%;其中,稅收收入13.6億元,比上年增長10.4%。稅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重87.4%。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增值稅36826萬元,增長8.5%;企業所得稅10374萬元,下降19%;土地增值稅5881萬元,下降38.3%;車船稅44260萬元,增長33.5%。
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7.6億元,比上年下降21.4%。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31263萬元,下降13.8%;教育支出33295萬元,增長6.7%;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2658萬元,下降15.1%;城鄉社區事務支出38357萬元,下降47.7%;公共安全支出8137萬元,下降29.3%;衛生健康支出9771萬元,下降17.5%;科學技術支出5063萬元,增長15.7%;節能環保支出2154萬元,下降50.3%。
年末全區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1845292萬元,比上年增長0.61%。其中,住戶存款余額1516397萬元,比上年增長10.22%;各項貸款余額1391440萬元,比上年增長15.91%。
八、科學技術和教育
年末共有普通中學5所,在校學生7323人,專任教師610人;小學9所,在校學生14067人,專任教師804人;幼兒園37所,在園幼兒8807人,專任教師702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
九、文化、衛生和體育
年末共有公共圖書館1個,圖書藏量39.2萬冊;文化館1個,全年組織文藝活動150次;有線廣播電視臺1座,有線電視用戶4150戶。
年末共有衛生機構99個,擁有床位972張。共有衛生技術人員1515人,其中,執業醫師382人、執業助理醫師137人,注冊護士716人。鄉鎮衛生院1個,衛生技術人員53人,床位20張。
十、能源消耗
全年工業用電量9.4億千瓦時,增長4.4%。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比上年下降3.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9%。全年綜合能源消費量85.6萬噸標準煤,比上年下降9%,其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8.5萬噸標準煤,比上年下降16.2%;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65.7萬噸標準煤,比上年增長1.7%。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年末全區常住人口20.09萬人,其中,男性人口10.05萬人,女性人口10.04萬人,性別比100.1。人口出生率5.48‰,死亡率4.98‰,人口自然增長率0.5‰。從年齡構成看,0-15歲3.49萬人,16-59歲13.31萬人,60歲及以上3.29萬人。
全區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84412元。全年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753元,比上年增長5.9%。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454元,比上年增長5.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168元,比上年增長7.4%。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27655元,比上年增長9%;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20029元,比上年增長18.3%。
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20987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31703人?;踞t療保險參保人數88558人,其中,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62047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17180人。
年末全區提供住宿的民政服務機構3個,床位數630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370人。
注:1.本公報數據為初步統計數。
2.公報中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行價格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 【中國中小城市指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