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河南省洛陽市西工區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 信息來源:中小城市指數網 | 更新時間:2023-01-03 | 閱讀量:56次
2021年,面對嚴峻復雜的疫情防控形勢,全區上下認真落實黨中央和省、市委的重大決策部署,緊緊圍繞“商務強區、工業強區、文旅強區”發展戰略,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積極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奮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了全區經濟平穩發展與社會和諧穩定。
一、綜合
據初步核算,2021年,全區實現生產總值(GDP)5390551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713萬元,同比增長1.2%;第二產業增加值1850178萬元,同比增長4.1%;第三產業增加值3537660萬元,同比增長7.2%。三次產業結構比為0.1:34.3:65.6,第三產業主導作用進一步增強。
二、農業
2021年,西工區委、區政府積極采取有效措施,積極推動文旅產業與鄉村振興緊密結合,不斷改善農業生產條件,調整農村經濟結構,農業經濟保持穩步發展。據初步核算,全年全區實現農業增加值2986萬元,同比增長1.4%。
2021年,全區耕地面積668.54公頃,農作物播種面積為685公頃。糧食作物播種面積602公頃,總產量2981噸;其中夏收糧食播種面積358公頃,總產量1592噸;秋收糧食播種面積243公頃,總產量1389噸。油料作物播種面積28公頃,總產量為103噸。蔬菜類播種面積48公頃,總產量為1218噸。瓜果類播種面積7公頃,總產量為153噸。年末果園面積96公頃,水果總產量為622噸。
2021年,全區豬牛羊禽肉總產量47噸,增長14.6%。牛奶產量5噸,下降66.7%。禽蛋產量469噸,增長35.5%。年末大牲畜存欄58頭,下降36.3%;羊存欄516頭,增長17.3%;家禽存欄32020只,下降5.0%。
三、工業和建筑業
2021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822190萬元,同比增長13.8%。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加值76562萬元,同比增長55%;重工業增加值745629萬元,同比增長10.2%。從所有制性質看,公有制企業增加值665432萬元,同比增長12%;非公有制企業增加值156758萬元,同比增長21%。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3010730萬元,同比增長19.2%;實現利潤總額38453萬元,利稅總額121010萬元。
2021年,全區累計實現建筑業增加值875733萬元,同比下降2.1%。房屋施工面積1072.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9%。房屋竣工面積274.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5%。
四、固定資產投資
2021年,全區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下同)同比增長21%。分產業看,第二產業投資增長43.8%,第三產業投資增長19.1%,第三產業投資占全區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達到90.9%。全年全區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948544萬元,同比增長34.3%。全年新增固定資產2100278萬元,同比增長600.8%。全區固定資產投資施工項目91個,其中新開工項目68個,竣工項目52個??偸┕っ娣e98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4%。其中:房地產施工面積98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4%。
五、交通運輸業
2021年,全區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實現增加值222306萬元,同比增長17.1%,總量占全區GDP的比重為4.1%。其中,鐵路運輸業65701萬元,同比增長10.6%。道路運輸業98948萬元,同比增長17.9%。郵政業52434萬元,同比增長25.9%。
六、國內貿易和對外經濟
2021年,全區共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161445萬元,同比增長9.0%。其中,批發零售業2910237萬元,同比增長8.4%;住宿餐飲業251208萬元,同比增長16.7%。全年限額以上貿易企業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577022萬元,同比增長28.5%,占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到54.2%;其中,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零售額達到91211萬元,同比增長3.4%。
2021年,全區實際引進外資29533萬美元,超年度目標3.8個百分點,同比增長4.5%。引進省外境內資金480500萬元,超年度目標0.9個百分點,同比增長3.9%。引進省內資金206100萬元。簽約億元以上項目28個,概算總投資129億元。其中十億元以上項目6個,開工項目25個,簽約項目開工率達89.3%。全年全區外貿企業進出口累計213500萬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0.0%。
七、財政
2021年,全區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08703萬元,同比增長9.1%。全區稅收收入完成111760萬元,同比增長2.7%,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53.5%。稅收收入中,增值稅35829萬元,同比增長6.9%;企業所得稅7369萬元,同比增長1.0%;個人所得稅5569萬元,同比增長19.1%;房產稅12230萬元,同比增長36.4%。
2021年,全區財政支出合計265343萬元,較上年下降26.3%。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36867萬元,與上年持平;基金支出28476萬元,同比下降76.9%。公共財政預算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務、公共安全、教育、科學技術、社會保障和就業、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節能環保、城鄉社區事務等八項支出合計219278萬元,同比增長33.3%。
八、科學技術和教育
2021年末,全區共有市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企業研發中心等創新平臺156家,其中國家級6個、省級42個。全年簽訂技術合同84份,實現技術合同成交額6.19億元。2021年新培育高新技術企業14家,備案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62家,市級以上創新平臺32個,其中:獲批省級新型研發機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省級創新平臺9個,市級產業研究院、企業技術中心、企業研發中心等研發平臺23個。獲批市級中試基地1個,河洛創業人才(團隊)1個,中原產業創新領軍人才1個,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個,二等獎2個,市級技術轉移示范機構2個,兩所小學入選河南省“小小科學家科技創新操作室”,信息科技城在科技部火炬中心開展的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年度評價中被評為優秀等次。
2021年末,全區共有公辦中小學校34所,在編教職工1819人,在校學生30884人。其中,初中6所,專任教師375人,在校生4326人;小學28所,專任教師1403人,在校生26558人;特殊教育學校 1 所,教師14名,學生41人。民辦學校5所,教師263人,在校生3575人;備案注冊幼兒園54所,專任教師975人,在園幼兒12287人。
九、文化、衛生和體育
2021年,全區現有區文化館1個,街道文化服務中心9個,市級及市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18處,公共圖書館1個,城市書房16個。區圖書館年新增圖書5010冊,人均新增圖書藏量0.014冊,書刊文獻外借46.6萬冊次,全年總服務人次66.4萬,人均到館次數1.8次。各城市書房開展各類讀者活動880場次,參與群眾10萬余人次。區文化館全年開展群眾文化活動80場,受益人數4.37萬人;開展公益性培訓、講座55次,參訓人員1775人;開展各類展覽20次,惠及群眾萬余人。2021年12月,西工區文化館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為“國家一級館”。街道、村(社區)等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全年開展各類文化活動共計987場次,惠及民眾15.8萬人次。
2021年末,全轄區共有各類衛生機構216個,其中醫院20個,基層醫療機構191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5個?;鶎俞t療機構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42個,衛生院2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中,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婦幼保健機構、急救中心(站)、采供血機構、衛生監督所(中心)各1個。全區共有各類衛生技術人員7836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3334人,注冊護士3616人,藥師(士)295人,技師(士)414人,其他衛生技術人員177人。年末全區實有床位4824張。
2021年末,全區共有各類體育場地361處,場地面積106.153萬平方米,人均2.88平方米,超出省、市人均面積。全年開展體育健身器材巡檢3次,安裝健身器材25處。全區社會體育組織共9個;現有社會體育指導員3800余名,2021年舉辦社會體育指導員技能提高培訓班3期,累計培訓社會體育指導員180余名;舉辦新增三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1次,發展社會體育指導員187名。共舉辦區級群眾體育活動35項;順利完成洛陽市第十四屆運動會暨第三屆全民健身運動會比賽任務。西工區青少年組榮獲31枚金牌、18枚銀牌、20枚銅牌,獎牌榜排名全市第六名,城市區第4名(含偃師區);團體總分排名全市第六名,城市區第4名(含偃師區)。認真開展國民體質監測工作,共完成轄區群眾監測人群2087人次,100%完成年度目標。
十、環境
2021年,全區新建12個停車場,新增1277個車位。新建7座公廁,升級改造10座公廁,全區86座公廁均免費開放,在道路沿線兩側每隔500米設置指示牌340個。新建成5個小游園,新增綠化面積4.7萬平方米,平整土地2.9萬平方米,植草面積2.75萬平方米,轄區補植補栽200余棵。施(補)劃非機動車停車位(線)1萬余平方。清理河渠垃圾約1160噸。垃圾分類工作持續推進,日產垃圾量由以前的410噸減少至390噸,每天約減少20噸,全年生活垃圾焚燒量減少約7300噸(每噸處理費52元,節約37.96萬元)。引入燈光智能控制設備182臺,普查窨井蓋總數量68239個。
2021年,全區完成17條主次干道的建設及提升改造,其中市建道路3條、區建道路8條、背街小巷6條。積極推進河渠綜合治理及樂道建設,完成中州渠上陽路至九都路段治理工程總工程量的95%,邙山渠(新安縣至繞城高速段)總工程量的79%,金水河水庫至國花路段總工程量的80%,完成澗河、金水河濕地、中州渠等樂道建設任務52.5公里。完成王城大道沿線53棟樓體坡屋頂安裝及亮化,玻璃廠路、健康西路沿線38棟樓體墻體美化,對紗廠路沿線13棟樓體外立面墻體美化及能效提升,對瀍澗大道沿線進行綠化、墻體美化等環境整治工作。對12條道路的標識標牌、防撞護欄等安全防護設施進行完善,路基沉降部分實施修復,共計23.478公里。完成周王城廣場的提升改造,正式投用“周王城智慧游景區數字化小程序”,可通過AR圖像識別和空間定位技術,三維再現周王城場景。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2021年末,全區法人單位數8491個,從業人員總計168443人。其中,第一產業法人單位29個,從業人員242人;第二產業法人單位1215個,從業人員58654人;第三產業法人單位7247個,從業人員109547人。
2021年,全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113元,較上年增加3480元,同比增長8.0%。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101元,同比增長8.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15元,同比增長7.9%。全年全體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45695元,同比增長10.5%。其中,城鎮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48164元,同比增長10.8%;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24541元,同比增長8.9%。
2021年,全區參加企業養老保險人數60160人,享受待遇人數4853人,累計支出15130萬元。參加機關養老保險人數2747人,享受待遇人數2228人,累計支出11836萬元。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人數26107人,享受待遇人數10998人,累計支出1609萬元。參加失業保險人數41583人,累計支出3049萬元。參加工傷保險人數42917人,享受待遇人數360人,累計支出440萬元。
說明:
1、本公報中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據。
2、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行價格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 【中國中小城市指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