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南寧市良慶區政府工作報告
- 信息來源:中小城市指數網 | 更新時間:2015-08-31 | 閱讀量:3505次
政府 工 作 報 告
──2015年3月25日在南寧市良慶區第二屆
人民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上
區長 谷明佳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良慶區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并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意見。
一、2014年工作回顧
2014年, 在市委、市政府和城區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城區政府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積極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緊緊圍繞首府南寧奮力提升在廣西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首位度目標,全力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產業化建設,圓滿完成了城區二屆人大六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
──地區生產總值116.21億元,增長8.2%。
──財政收入14.14億元,增長38.37%,增速在全市12個縣區排名第一。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71.6億元,增長38.89%,增速在全市12個縣區排名第一。
──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41.59億元,增長3.3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1.95億元,增長0.7%。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7億元,增長13.01%。
──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2.16億元,增長3.2%。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393元,增長10%。
──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9398元,增長12.1%。
一年來,城區政府各級各部門凝心聚力,克難攻堅,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城區政府先后榮獲南寧市縣區2013年工業發展三等獎、南寧市2013年度投資和重大項目工作先進縣區三等獎、2013年度南寧市招商引資工作先進縣區三等獎、2013年南寧市擴大消費工作先進縣區三等獎、2013年度南寧市安全生產目標管理優秀單位等榮譽。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狠抓“一號工程”,新區開發建設進一步加快
1. 新區重大項目建設全面提速。2014年,城區共服務推進自治區和南寧市重大項目111個、五象新區重點項目176個、城區四家班子領導聯系重大項目服務重點企業92個,項目建設明顯加快。蟠龍片區、文化產業城、玉洞東片區、總部基地、自治區公益性項目全面開工建設,天譽、華潤、盛科、綠地、寶能、合景泰富等多個房地產項目開盤銷售,為城區經濟快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2. 新區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推進。五象大橋、英華大橋、五象玉象立交、平樂大道建成通車;“三橫三縱”骨干路網和區域路網初步形成;蟠龍片區、總部基地路網基本配套到位;南寧軌道交通2號線工程、廣西藝術中心等16個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已開工建設。啟動五象嶺森林公園保護規劃。
3. 新區建設用地保障有力。2014年,完成征地面積1.32萬畝,超額完成市委、市政府下達1.2萬畝的年度工作任務,征地總量位居全市各縣區第一。全年共突破征地拆遷節點難點215個,遷墳1.1萬多座,拆遷面積70.28萬平方米,完成自治區公益性項目、五象湖周邊、蟠龍片區、銀海大道西片區征地拆遷工作,為重大項目提供堅實的用地保障。蟠龍片區16萬平方米的房屋拆遷簽約工作僅用2個月全部完成,自治區黨委常委、市委書記余遠輝批示要求全市各城區學習借鑒我城區的做法。
4. 新區回建安置工作穩步推進。2014年,城區已預留農民回建安置用地6014畝,可安置4.7萬人,已完成回建安置項目征地1411畝。建好臨時過渡周轉房4.5萬平方米,可周轉安置2155人;在建29萬平方米,可周轉安置1.3萬人,確保了征地拆遷應急安置。
5. 新區發展成效突顯。城區服務自治區和市級層面重大項目完成投資達126.66億元,增長95.31%。新區范圍內建筑安裝業和房地產稅收完成6.99億元,占城區稅收的53.2%,有力帶動城區經濟快速發展。
(二)狠抓園區建設,工業基礎進一步夯實
1. 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全面開工。2014年,亮嶺路、亮嶺一街、亮嶺二街全部建成通車。銀海大道西片區15條道路、10萬立方米/日供水擴建項目、中高供電支線改造項目、新區南片區臨時供水項目全部開工建設。標準廠房開工建設10萬平方米,完成主體工程建設8.7萬平方米,超額完成市下達的7萬平方米建設任務。
2. 服務企業推進項目建設取得新成效。銀海大道西片區8個續建工業項目中,南寧品真科技有限公司臨床醫學檢驗設備及機械開發制造等6個項目基本完工,其余2個項目正加快推進。6個新建項目中,藍天年產18萬噸鋼管生產擴能建設項目已進場施工;瑞康年產6萬噸添加劑及30萬噸乳豬奶粉項目等2個項目已完成土方平整;其余3個項目正加快前期工作。擬入園的18個工商業項目中,珠光汽車有限公司等9個項目已通過土地“摘牌”,廣西南城百貨股份有限公司等9個項目已經進入土地出讓環節。
3. 扶持企業發展力度加大。出臺了加快工業發展扶持辦法,轄區企業獲得各級扶持資金3011萬元,新增4家企業進入規??诮y計,新培育5家億元企業。
(三)狠抓示范村建設,農業特色產業規模進一步壯大
1. 壇板坡綜合示范村建設基本完成。城區政府認真貫徹落實
2. “一鎮一業”農業特色產業初具規模。2014年,各鎮穩步實施七大特色農業產業發展規劃。那馬鎮新增無公害蔬菜種植面積達3000多畝,新建鐵皮石斛大棚面積10.6萬平方米,完成設施栽培示范950畝;大塘鎮新增澳洲堅果種植面積3000多畝,新建“雙高”糖料蔗5個生產示范基地,面積達10250畝;那陳鎮新增火龍果種植面積5000多畝;南曉鎮新增黑皮冬瓜連片種植5000多畝,林下養殖新出欄土雞40.8萬羽。
3. 農業產業扶持力度加大。大力爭取自治區、南寧市政策扶持,將良慶區柑橘生產標準園等7個農業產業及配套設施建設項目申報列入自治區、南寧市農業示范園項目,年內自治區、南寧市、城區級共投入扶持資金2645萬元,解決農業示范園區土地整治、節水灌溉、基礎設施等問題。
4. 農業產業收成良好。2014年,城區農作物種植面積96.77萬畝,總產量171.89萬噸。其中,糧食作物種植面積29.87萬畝,總產量9.91萬噸;經濟作物種植面積66.9萬畝,總產量 161.98 萬噸。水產畜牧業總產量4.91萬噸,其中,肉類產量3.69萬噸,水產品產量1.22萬噸。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較快增長。
(四)狠抓環境長效治理,生態文明和“美麗良慶”建設成效進一步突顯
1. 生態環保治理扎實有效。2014年,完成村屯綠化7個、山上造林面積1.6萬畝、義務植樹50萬株,全部完成上級下達的任務。投資2796萬元,建成37套污水處理設施,配套污水管網68公里,處理規模達1600多噸/日。國家環保部副部長李干杰在
2. 城鄉基礎設施逐步完善。2014年,完成30條街道“白改黑”工程、11處23棟樓宇亮化工程、7個社區25條屋后小巷整治工程、金象三區五象路和金象三區市場、祥榮市場周邊內澇整治工程。完成了銀海大道拓寬工程與平樂大道連通。完成了五象大道和銀海大道1282棟建筑40萬平方米的立面改造和2.6萬平方米的屋頂改造工程。投資4800多萬元建設農村基礎設施項目48個,其中道路44條、橋梁4座,村坡巷道硬化27萬平方米,城鄉面貌明顯改觀。
3. 整治“兩違”成效明顯。全年共組織大規模拆違行動141次,拆除違法違章建筑1934棟(間),面積56.54萬平方米,清理違法占地面積40.59萬平方米,確保了重點項目建設有序推進。在2014年全市整治“兩違”考評中良慶區獲得第二季度第一名、年度第三名的好成績。
4. 市容市貌明顯改觀。2014年,深入實施市容環境整治提升等“七大工程”。全年累計出動執法人員8.3萬多人次,處置城管案件6.6萬多件,罰款320多萬元,有效遏制各種城市亂象。在全市“大行動”每月目標專項考評中,我城區分別取得5個第一、4個第二、2個第三的好成績。
5. “清潔鄉村”活動成效初顯。2014年,為營造良好的環境迎接第45屆體操世錦賽,城區共投入7340萬元對鐵路和高速公路沿線兩側美化亮化,共組織干部群眾56萬人次開展“清潔家園”、“清潔水源”、“清潔田園”活動,清理垃圾18萬噸。在全市“美麗南寧·清潔鄉村”活動季度考評工作中,我城區獲得1個第二、2個第三的較好成績,那馬鎮、大塘鎮、那陳鎮、南曉鎮榮獲全市“清潔鄉村”活動“十佳鄉鎮”榮譽稱號。
(五)狠抓深化改革,城區發展動力進一步增強
1. 順利完成政府機構改革。按照政府機構改革的總體要求,推進食品藥品監管體制改革,2014年3月在全市率先成立城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全面履行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工作,提升了城區食品藥品安全監管能力;整合城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局,提升了服務水平。
2. 扎實推進審批制度改革。加快推進審批事項清理、優化辦事流程,全年取消行政審批事項20項,承接上級下放城區審批事項63項,調整審批事項8項。城區審批事項明顯精簡、辦事環節明顯減少、工作效率明顯提高。
3. 穩妥推進農村土地綜合改革。農村 “六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在那馬鎮壇良村壇板坡率先啟動,建立完善了良慶區土地流轉信息平臺,全城區土地流轉年度新增1.3萬畝。加快推進林權制度改革配套工作,共完成林改勘界面積83.6萬畝,發證面積35.48萬畝,進一步盤活了農村土地資源。
4. 大力提升開放合作水平。依托五象新區、中國—東盟國際物流基地開發建設及良慶經濟開發區產業承接平臺,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大力開展招商引資活動。“兩會一節”期間簽約項目18個,簽約金額165.93億元。2014年引進項目13個,實際到位內資72.44億元,增長52.43%,完成全年任務的139.31%;直接利用外資5610萬美元,增長14.49%,完成全年任務的103.89%。
(六)狠抓社會綜合治理,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進一步提升
1.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成效顯著。深入開展“平安良慶”建設,嚴厲打擊“兩搶一盜”,刑事案件下降3.6%,轄區社會治安狀況明顯好轉。在大沙田街道前進社區800多棟自建房安裝樓宇智能化門控系統,該片區入室盜竊案件下降了67%。城區社會公眾安全感和滿意度較上年上升16位,是全區提升幅度較大的縣(區)之一,受到自治區、南寧市綜治委的通報表揚。城區綜治(平安建設)工作得到中央政法委副秘書長、綜治辦主任陳訓秋的充分肯定。
2. 信訪和矛盾糾紛調處工作卓有成效。2014年,共辦理群眾信訪案件1461件,全部按期辦結。完成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市領導督辦的8個信訪積案化解和中央巡視組駐桂期間交辦的80個信訪事項辦理任務。全年共排查調處各類矛盾糾紛1220件,調解成功1176件,調解成功率達96.4%;調處“三大糾紛”案件38件,調結35件,調結率達92.11%。城區調處辦獲自治區“三大糾紛”調處工作先進集體,是南寧市唯一連續九年獲此殊榮的單位。
3. 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以服務第45屆世界體操錦標賽為契機,廣泛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按全區、全市統一部署開展“六打六治”專項行動,全年城區水上交通、農機等行業實現零事故目標。食品藥品安全工作實行全方位、常態化監管,全年查處食品藥品案件23起,扣押處理偽劣食品藥品14批,未發生食品藥品安全事件,為城區人民群眾提供了安全可靠的飲食用藥環境。
(七)狠抓惠民項目,民生保障力度進一步加大
1. 社會保障和促進就業全面加強。城鎮新增就業5961人,農村勞動力轉移新增就業3027人。城鄉居民完成參??側藬?/span>60309人,為23633人發放養老金2323萬元。發放五保供養費434萬元,為2145人次發放城市低保金90萬元,為43186人次發放農村低保金777萬元。完成了南曉敬老院擴建和那陳敬老院維修。
2. 教育發展基礎進一步夯實。全年開工建設良慶鎮初級中學遷建工程等8個教育建設項目,完成投資15038萬元。年內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103%,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6.27%,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92.4%,接收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19681人。師資水平和教學質量快速提升,1名教師榮獲“全國優秀教師”榮譽稱號,2014年中考總分A以上的考生達144人,創建區以來新高。
3. 衛生計生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2014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達210348人,參合率達98.15%,政府投資舉辦的金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業運營,醫療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出生人口自然增長率為9.79‰,出生政策符合率為92.42%,政策外多孩率為1.16%,計生主要指標任務全面完成。
4. 科技文化體育事業蓬勃發展。2014年全城區專利申請120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77件,完成南寧市下達發明專利申請任務的113%。共有21個項目申報自治區和南寧市科技計劃項目,獲自治區、南寧市立項10項,獲科技經費207萬元。成功舉辦第六屆良慶區“香火龍”民俗文化旅游節,積極組織參加第五屆鄉村社區和諧文藝大展演活動,“良慶壯族嘹啰山歌”、“壯族毬絲歌會”入選自治區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壇良村入選南寧市50個歷史名村名錄;成功舉辦良慶區第三屆運動會、良慶區羽毛球比賽等體育賽事,競技體育比賽共獲全國性獎牌6塊、自治區級獎牌9塊、市級比賽冠軍4個。
5. 為民辦實事項目全部完成。我城區2014年承辦的三級為民辦實事項目共77個子項,其中,自治區級21項,市級14項,城區級42項,已全部按計劃完成。
(八)狠抓政府依法行政和執行力,政府形象進一步改善
1. 依法行政水平進一步提高。堅持重大事項集體決策,全年召開城區政府全會3次、常務會議49次。堅持依法決策,對城區的重大行政決策事項進行合法性審查。依法辦理各項涉法涉訴案件39件,對政府合同和規范性文件進行合法性審查127件。認真辦理市和城區級人大代表建議129件、政協提案97件,辦復率達100%。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組織開展行政執法知識培訓考試、行政執法專項監督檢查、行政案卷評查工作,有力促進行政執法規范化建設。推進領導干部帶頭學法、用法,認真落實每月1次的政府常務會學法制度和每季度專題聽取依法行政工作匯報制度,舉辦了科級干部依法行政知識培訓,政府依法行政意識明顯強化。
2. 干部作風進一步好轉。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共收集意見、建議86條,查擺“四風”突出問題 21個,已完成整改19個,其余2個正在落實整改。
- 【中國中小城市指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