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漳州市龍文區政府工作報告
- 信息來源:中小城市指數網 | 更新時間:2015-10-10 | 閱讀量:1392次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
中小城市指數網專注中小城市指數研究,推動中小城市全面、協調、高質量發展。
CopyRight?2023 csmcity.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小城市指數網 版權所有
電話:010-82270354 傳真:010-82275443 E-mail:csmcity@sina.com 京ICP備2021015568號
政府工作報告
(2015年6月26日在漳州市龍文區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
漳州市龍文區人民政府代區長 胡棟良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龍文區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并請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意見。
一、2015年上半年工作回顧
今年來,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區人大、區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區政府認真貫徹上級和區委一系列決策部署,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深入開展“三個年”和“三比一看”活動,努力克服經濟下行壓力等影響,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穩中向好。1-6月,預計全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76.1億元,增長13.5%;規模工業總產值128.1億元,增長13.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03.1億元,增長1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9億元,增長15.6%;實際利用外資4866萬美元,增長0.7%;外貿出口2.85億美元,增長18.3%。各項收入協調增長,完成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8.28億元、增長2.6%,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7億元、增長0.5%,兩項指標均提前一個月實現“雙過半”;實現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49元、增長1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63元、增長11%。上半年工作獲得全省拉練檢查肯定,主要工作和成效是:
(一)增資擴產勢頭好。認真組織實施工業跨越發展計劃和產業龍頭促進計劃,預計完成工業投資17億元,增長22.7%。大閩食品等27家企業增資技改10.8億元;百威英博雪津啤酒二期兩條易拉罐生產線投產,總產能達到60萬噸;聯東U谷首期10萬平方米廠房交付使用。加大企業幫扶,建立惠企政策審核兌現工作機制,率先在全省開發應用“稅信通”平臺,幫助企業解決應急周轉金1.52億元。新增規模工業企業9家,總數達到132家,有產值上億元企業36家,同比增加8家。實現分成前規模工業稅收3.1億元,同比增長10%。利利普光電等3家企業被確定為省知識產權優勢企業。
(二)第三產業亮點多。預計實現第三產業增加值32億元,增長16%。電子商務發展迅速,注冊登記電商企業84家,上百家實體企業發展線上銷售,易維通電商創業園月交易額達到3000萬元,是建園時的6倍。商貿物流加快發展,完成限上批發零售企業營業額94.8億元,增長17.2%;實現汽車銷售額30億元,占全市四分之三市場份額;萬達商圈逐步繁榮,漳州首個臺灣美食廣場落戶永年公園美學,臺灣百大企業大潤發簽約入駐錦繡一方。實行“購房即可讀書”等優惠政策,完成商品房銷售面積33.8萬平方米?,F代金融加快集聚,漳州農商銀行總部奠基開工,2家金融機構分理處新開業,本外幣存款余額150.3億元、增長33%,貸款余額136.1億元、增長21.4 %;有61家企業進駐海交所掛牌交易、展示。城市影響力持續提升,中國鐘表設計大賽啟動儀式、全省青年創新創業大賽和2015百度營銷中國行漳州站在我區舉行。
(三)項目工作力度大。建立“大招商”工作機制,加大招商選資,新批外資項目8個,同比增加7個,完成合同外資4241萬美元,世界500強企業麥德龍計劃投資2400萬美元建設大型倉儲超市,美國普洛斯集團計劃投資4700萬美元建設物流園。推行“大項目”工作機制,全力推動項目建設再提速,省市重點項目投資提前實現“雙過半”,有48個項目新開工建設,比去年同期增加31個。堅持把征地拆遷作為項目建設的主抓手,持續攻堅,完成征地801畝、拆遷11.6萬平方米,錦繡碧湖B地塊、科浦佳苑等13個項目完成征遷,一批歷史遺留問題得到化解。加大“兩違”綜合治理,開展大型拆違行動36次,拆除“兩違”建筑618宗、20萬平方米,實現拆違與拆遷良性互動。
(四)生態文明建設實。組織實施宜居環境建設行動計劃,力促48個基礎設施項目加快建設,東墩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工程同步推進。全面落實“河長制”,深入開展市區內河整治,累計投入1.1億元,清淤河道6.2公里、土方13.3萬立方米,完成11.8公里九十九灣主港道兩側征遷拓寬。投入3000萬元,推動郭坑北溪沿岸環境綜合整治。積極推進郊野公園規劃提升,加大云洞巖景區整治管理。堅決貫徹落實市里部署,深入開展膠合板行業專項整治,轉移關閉膠合板企業158家。扎實推進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工作。創建國家生態區通過省級預驗收。
(五)普惠共享覆蓋廣。預計民生支出3.17億元,占一般預算支出74%。34個為民辦實事項目完成投資5.18億元,一批項目提前落實到位。實行統一招聘小學非在編聘用制教師制度,提高獎學獎教標準,郭坑中學遷建、市二實小景山校區等項目加快推進。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綜合試點,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政府補助標準,市醫院龍文分院、開發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入裝修階段。扎實做好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區文化中心等項目加快推進。新開工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571套,基本建成543套。城居保提標擴面,農村低保標準得到提高。加大殘疾人輔助器具適配補貼,積極引進康復機構進駐“福樂家園”。村(居)組織換屆選舉4個試點村全部一次性選舉成功。深化“平安龍文”建設,扎實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全省首次縣級地震應急救援跨區演練在我區舉行,正式獲評全國法治區創建活動先進單位。婦女兒童、青少年、工會、統計、檔案、地方志、民族宗教、支前雙擁等各項工作取得新的進步。
(六)深化改革動力足。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完成新一輪政府機構改革,區政府機構精簡至20個,事業單位完成分類改革。推行區級行政權力清單制度,加大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實現“三證合一”,行政審批服務提速提效。龍文發展和藍田開發公司啟動資產整合。謀劃互聯網創客中心,建成全市首個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配套人才公寓,打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平臺。嚴格依法行政,自覺接受區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和區政協的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嚴控“三公”經費。加強行政監察、審計監督和效能管理,政府自身建設不斷加強。
下半年,我們還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是: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增多,部分項目前期工作滯后;財政收入下滑,投資增長乏力;城區發展不平衡,基本公共服務體系與群眾的期望還有差距;膠合板產業轉移較慢,環境保護、城市管理、“兩違”治理、安全生產等面臨新情況、新問題;一些部門和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責任意識和創新意識還比較薄弱,政府服務效能仍需進一步優化提升。我們將直面問題,勇于擔當,綜合施策,有效應對。
二、扎實做好2015年下半年工作
下半年是沖刺全年目標的關鍵時刻,也是實現“十二五”規劃圓滿收官的決勝階段,還是我們編制“十三五”規劃的重要節點。區政府將認真貫徹落實上級和區委一系列決策部署,緊扣市里下達的各項指標和區人大審議通過的各項任務,以“三比一看”為抓手,狠抓“三聯清單”落實,努力完成全年奮斗目標,加快建設“產業興、人氣旺、生態美”的新龍文,積極打造“創業之城、創新之城”。
重點抓好六個方面工作:
(一)突出項目帶動,以擴大投資推進經濟可持續增長。一是加快推進項目建設。深化項目建設年活動,推行“大項目”工作機制,強化掛鉤聯系、定期調度和督查考核,靠前做好各項服務保障工作,狠抓190個投資項目進展,推動碧湖棚戶區改造等項目按期開工,力促盛輝公路港等80個項目竣工,確保固定資產投資增長。二是加大征地拆遷攻堅。集中力量抓好05地塊、朝陽園區1100畝等項目征遷,推動建元東路等13個地塊交地建設。完善安置房建設、管理、安置等制度,打通商品房作為安置房的通道,推動榮興、后坂等安置小區完成交房返遷,實現拆遷、建設、安置有序銜接。三是加強項目策劃引進。做好“十三五”各項規劃編制。創新方式方法,強化“大招商”工作,加強與專業招商機構、金融機構、各地商會的對接合作,主動“走出去,請進來”,加大引辦產業龍頭項目和高新技術項目,推動中糧集團、普洛斯物流園等項目簽約落戶,提升招商選資水平。
(二)突出創新驅動,以轉型升級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一是抓龍頭、鑄鏈條、建集群。支持中小企業圍繞大企業需求延伸服務和產品配套,推進聯東U谷等51個入駐項目加快建設,力促15個項目竣工投產,形成新的增長點。二是追問題、解難題、促發展。加大惠企政策審核兌現,分門別類幫助減產企業、小微企業解決困難,在政府性投資、政府采購等方面優先采用本地產品。積極發展“互聯網+”,加快建設漳州首個互聯網創客中心,抓好科技孵化器、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等平臺運作,吸引智力回歸,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打造經濟發展新引擎。三是建園區、破瓶頸、拓空間。加大融資運作,全力推進朝陽園區開發,開工建設聯東大橋、小港北路等配套設施,推進園區道路與藍田園區互聯互通,創造條件吸引汪氏集團和明鑫機器人等項目落地建設,打造現代化產業新城。
(三)突出改革試點,以新興業態打造城市經濟升級版。一是大力發展樓宇經濟。用好已建和在建的170多萬平方米商務樓宇資源,制定出臺培育發展政策,推進一批區域性總部項目進駐,吸引設計、咨詢、貿易等各種業態落戶發展。二是大力發展現代商貿業。做大做強萬達廣場和汽車銷售走廊,推進明發廣場、大潤發商場和臺灣美食廣場投入運營,促進麥德龍大型倉儲超市等項目啟動建設,繁榮城市商圈,培植新的商貿增長點。三是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用好漳州入選國家區域級流通節點城市機遇,加快推進永勝通、物流城水產品和食品專業市場等項目建成投用,促進第三方物流、冷鏈物流和城市快遞等業態發展。四是大力發展金融服務業。推動漳州農商銀行、平安銀行、華夏銀行等落戶進駐,促進海交所、國信證券和福能融資租賃等健康發展,探索發展風險投資,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五是大力發展旅游服務業。加快整合全區旅游資源,打響“一山兩溪九十九灣”生態游品牌,推動九十九灣閩南水鄉建設。鼓勵恒麗鐘表、青蛙王子等企業發揮品牌效應,建設工業旅游點,促進旅游與工業融合。擴大汽車文化節、食品展銷會等特色展會影響,努力聚集人氣、匯集財氣。六是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倡導建立電商協會,推進電子商務在工業生產、商貿流通等領域拓展和深化,扶持易維通等電商園做大做強,推進跨境電商發展,培育一批電子商務龍頭企業,努力把以互聯網為載體、線上線下互動的新興消費搞得紅紅火火。
(四)突出生態優先,以城鄉一體構建宜居宜業新城區。一是優化城區空間布局。倡導生態優先理念,推行“多規合一”,科學布局生產、生活、生態空間,集中力量推進“六大板塊”開發,推動城區規模擴大和檔次提升,爭創國家生態區。加大郭坑小城鎮建設,加快現代農業發展和扶貧開發。二是提升市政功能配套。加快北環城路、聯十一線等道路建設,實施南昌東路等路面改造,爭取有10條道路竣工通車。推動開發區公交首末站建設,加密優化城市公交線路。大力推進24.6公里九十九灣內河整治和12公里北溪北岸環境綜合整治提升工程,啟動湘橋歷史文化名村保護開發,打造具有漳州特色的閩南水鄉風光。加快東墩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工程建設。落實房產新政,推進建發碧湖一號等39個房地產項目加快建設,激發地產活力。三是開展環境綜合治理。建立“美麗龍文”專項整治大體制,加大對城區“天生麗質”的“后天保養”。重點是持續加大“兩違”綜合治理,確保“減存量、零增長”;加快推進膠合板行業轉移,確保按照規定要求完成轉移任務;實施農村生活垃圾三年專項治理行動,讓農村環境和城市一樣靚麗起來。深化文明城市創建。優化社區服務管理。加強環保執法監察,狠抓節能減排。
(五)突出惠民利民,以民生改善提升群眾的幸福指數。一是改善群眾生活。認真辦好為民辦實事項目。調整提高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政府補貼標準和企業退休職工養老金,實施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完善困難群眾醫療救助和臨時救助制度,妥善解決低收入、弱勢群體生活問題。二是發展社會事業。大力推進教育均衡發展,加快總投資12.1億元的閩南師大龍文附小等14個項目建設,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加大教師選拔招聘,組織實施新一輪中高考獎罰方案,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綜合試點,加快市公共衛生服務中心、市第三醫院二期工程等項目建設,擴充優質醫療資源,完善分級診療體系。扎實抓好計生工作。加快建設區文化中心,舉辦漳州首屆海峽兩岸速度輪滑邀請賽等大眾文體活動。三是加強社會治理。深化平安龍文建設,擴容建設視頻監控專網,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行為。按照“路線圖”和“七項機制”處理信訪事項,加大矛盾糾紛和積案排查化解。全面落實安全生產“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抓好重點行業、重點領域專項整治。認真做好村(居)組織換屆選舉工作。扎實推進國防動員、民族宗教等各項工作,支持工會、共青團、紅十字會等人民團體發揮作用,形成社會治理合力。
(六)突出勤政廉政,以職能轉變建設人民滿意的政府。新常態對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們必須謹記“四有”干部要求,加快建設法治政府、創新政府、廉潔政府和服務型政府,努力創造新業績、展現新作為,讓人民滿意。一要強化“法”的思維。堅持把依法行政貫穿到今后政府工作全過程,自覺維護區委權威,主動接受區人大、區政協和社會各界的監督,做到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讓權力在陽光下規范運行。二要踐行“民”的宗旨。牢記人民政府前面“人民”二字,始終把維護好、實現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政府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察民之苦、解民之憂、辦民之需,努力讓全區人民更多更好共享發展成果。三要砥礪“勤”的作風。大力倡導和樹立“注重實踐、注重實干、注重實效”的工作導向,憑實立身、以實為尺,向實處著力,用實干說話,做到勤而有序、勤而有功、勤而有效。加大目標責任制管理,將目標任務細化分解到崗到人,做到人人心中有目標、個個肩上有擔子,年初拉清單、年尾對賬單,言必行,行必果。四要恪守“廉”的自覺。深入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和國務院“約法三章”,嚴控“三公”經費支出和一般性支出。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深化廉政風險防控,加強政府干部隊伍建設,努力營造風清氣正、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
各位代表!新常態要有新作為,新使命應有新擔當。讓我們在區委的堅強領導下,凝聚全區力量,振奮精神,砥礪前行,以更高的站位、更實的舉措、更好的作風,開啟龍文科學發展跨越發展新征程!
《政府工作報告》有關注解
頁碼
|
縮寫詞
|
具 體 內 容
|
||||||
P1
|
“三個年”
|
項目建設年、深化改革年、作風建設年。
|
||||||
P1
|
“三比一看”
|
比落地、比促銷、比服務、看實效。
|
||||||
P2
|
惠企政策審核
兌現工作機制
|
成立惠企政策審核兌現領導小組,按照科學性、規范性和高效性原則,嚴把政策出臺關和兌現關,讓惠企政策的制定出臺和兌現落實成為一種工作常態。
|
||||||
P2
|
“稅信通”平臺
|
智能手機的掌上辦稅服務平臺。市民可隨時隨地查詢普通發票真偽信息、辦稅大廳排隊情況、基本征管信息、涉稅文書審批進度、納稅申報情況、稅收法規、辦稅指南等信息。
|
||||||
P3
|
“大招商”
工作機制
|
成立區大招商工作領導小組及辦公室,統籌協調各項招商活動,創新招商方式方法,提升招商引資實效。
|
||||||
P3
|
麥德龍
|
麥德龍股份公司(Metro AG)是德國最大、歐洲第二、世界第三的零售批發超市集團,世界500強之一,分店遍布30多個國家和地區。
|
||||||
P3
|
普洛斯
|
美國普洛斯集團(ProLogis)是世界領先的物流配送設施和服務的投資開發商,在全球開發、擁有和管理的配送設施達到2500多處。
|
||||||
P3
|
“大項目”
工作機制
|
整合區戰役辦、重點項目督查領導小組、重點項目辦等職能和相關單位人員力量,負責全區項目的組織調度、進程跟蹤、業務統計、問題協調和督查考核等工作。
|
||||||
P3
|
“兩違”綜合治理
|
“違法占地、違法建設”綜合治理。
|
||||||
P3
|
“河長制”
|
由各級黨政主要負責人擔任“河長”,負責轄區內河流的污染治理。
|
||||||
P4
|
“三證合一”
|
將企業依次申請的 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和稅務登記證三證合為一證,提高市場準入效率。
|
||||||
頁碼
|
縮寫詞
|
具 體 內 容
|
||||||
P4
|
“大眾創業、
萬眾創新”
|
支持各類市場主體不斷開辦新企業、開發新產品、開拓新市場,培育新興產業,形成小企業“鋪天蓋地”、大企業“頂天立地”的發展格局,實現創新驅動發展,打造新引擎、形成新動力。
|
||||||
P5
|
“三公”經費
|
公務人員因公出國(境)經費、公務車購置及運行費、公務招待費產生的消費。
|
||||||
P5
|
“三聯清單”
|
項目落實清單,厘清服務清單,謹記責任清單。
|
||||||
P6
|
“互聯網+”
|
“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臺,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
|
||||||
P7
|
“一山兩溪
九十九灣”
|
云洞巖,九龍江西溪、北溪,九十九灣。
|
||||||
P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