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規劃綱要緊緊圍繞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突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創新發展在發展全局中起著引領作用,協調發展構成發展的平衡機制,綠色發展體現著發展的質量要求,開放發展是贏得國際競爭新優勢的現實需要,共享發展是推動發展的根本力量。規劃提出要深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融入發展各領域各環節,鼓勵各類主體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打造發展新引擎。
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提出了推進雙創的總體思路,對開展雙創作出了系統的、戰略的部署?!兑庖姟分赋?,為在更大范圍、更高層次、更深程度上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加快發展新經濟、培育發展新動能、打造發展新引擎,按照政府引導、市場主導、問題導向、創新模式的原則,加快建設一批高水平的雙創示范基地,扶持一批雙創支撐平臺,突破一批阻礙雙創發展的政策障礙,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雙創模式和典型經驗。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解決當前經濟諸多難題的迫切需要。創新創業活動是突破當前經濟面臨的各種困難的重要途徑。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重要保證,對我國經濟社會長期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大深遠意義。
在改革發展實踐中牢固樹立并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大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我國經濟發展就能在創新的引領下始終保持充沛動力,在協調的平衡機制作用下避免搖擺和波動,在綠色的發展約束下更可持續,在開放的推動下實現與世界的合作共贏,在共享的激勵下不斷朝著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目標前進。
2016《中國中小城市發展報告》綠皮書緊扣“雙創”發展主題,通過總報告、專題報告和典型案例的形式對中小城市推進“雙創”進行了全方位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倛蟾娓呶萁?,全面分析了中小城市開展雙創的時代背景和重大意義,認真總結了中小城市雙創的特點:雙創主體培育成長壯大;雙創服務載體迅速發展;雙創服務活動逐步加強;雙創政策措施形成聯動;雙創服務手段不斷創新。深刻闡述了“雙創”對于中小城市的重要意義:雙創增添城市發展新動力;促進中小城市轉型發展;奠定城市發展的人力資源基礎;培育城市新經濟力量主體;促進城市現代化等。明確指出了中小城市“雙創”的方向:結合本地實際,推動雙創政策實施;發力供給側,提升政府服務雙創的能力和水平;以人才工作統攬雙創全局,激發創新創業活力;大力建設雙創基地;積極構筑四眾平臺等。專題報告及典型案例通過深化改革、結構轉換、政策支持、平臺打造、地方實踐等不同層面詮釋了“雙創”的內涵,分析了“雙創”面臨的問題,解讀了“雙創”的政策環境,尤其是賽伯樂?創毅科技的“雙創云城”,盛景網聯的“中國創新服務高速骨干網”,創客空間的“互聯網+創客+產業”新生態,山東省齊河縣的“雙創基地”,長沙縣在全國率先啟動的“農村創客平臺建設”,合肥市包河區的“雙創特區”,常州市武進區的新蘇南模式“雙創示范基地”等等,從各自實踐的角度探索了“雙創”的發展思路,總結了“雙創”發展模式和經驗,這對推動全國中小城市的“雙創”工作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借鑒價值。中小城市科學發展評價專題發布了中小城市科學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及排序,中小城市科學發展評價指標體系自2005年構建至今,經過10余年不斷的調整、豐富和完善,體系的科學性,研究成果的公正性、權威性得到了國內中小城市及社會各界的一致認可。是有關部門了解中小城市發展現狀的重要參考,是中小城市相互交流學習的重要參照。
正如總報告所言:實踐證明,推動中小城市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不僅在發展生產、活躍市場、方便城鄉居民需求及促進消費等方面起著積極的作用,還對激勵創業、擴大就業、發展第三產業、增加財政收入、促進社會安定、構建和諧社會等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是新時期促進中小城市創新發展的重大戰略措施。
《中國中小城市發展報告》綠皮書今年是第七年出版發行,7年來中小城市綠皮書始終關注、研究事關中小城市發展的重大問題。注重樹立不同區域中小城市發展典型,認真總結典型城市的發展模式和經驗,為推進中小城市全面轉型,跨越發展提供新思路。
《中國中小城市發展報告》綠皮書作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創新工程學術出版項目中的精品,正是由于長期以來得到了各相關部委及科研院所專家學者、全國中小城市領導、《人民日報》等國內主流媒體以及社會有關方面的大力支持,其影響力才越來越大,覆蓋面越來越廣,關注度越來越高,品牌價值越來越強。希望中小城市發展戰略研究院和編委會的同志繼續努力,以更高的使命、更大的目標、更高的標準來激勵、鞭策和約束自己,堅持不懈的做好中小城市綠皮書,在推動中小城市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中發揮更大更好的作用。
鄭新立
2015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