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創新驅動打造智造強市
浙江余姚市
規劃建設一批特色小鎮是浙江省委、省政府為推進經濟轉型升級、擴大有效投資作出的重大決策和行政創新,得到各地的積極響應。余姚市作為浙江省的工業強市,積極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寧波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快特色小鎮規劃建設的決策部署,將培育創建特色小鎮作為經濟轉型升級和統籌城鄉發展的重要載體來抓,基于工業基礎條件和產業發展方向,積極打造智能光電小鎮等多個制造業特色小鎮。
一、余姚市特色小鎮建設總體情況
(一)總體思路
所謂特色小鎮是相對獨立于市區,一般位于城鄉結合部,以產業為核心、以項目為載體、生產生活生態相融合的特定經濟區域,是具有明確產業定位、文化內涵、旅游功能、社區特征的空間載體,聚焦信息經濟、環保、健康、旅游、時尚、金融、高端裝備制造等七大產業,兼顧歷史經典產業。特色小鎮建設是工業化后期、后工業化時期推進新型城市化的新思路,它的提出源于浙江塊狀經濟和區域特色產業30多年的發展實踐,集聚和特色是浙江產業發展的重要路徑和區域經濟的重要符號,但從現實看也面臨轉型升級的壓力。規劃建設特色小鎮是繼“五水共治”、“四換三名”、創新驅動后轉型升級組合拳的新招,符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淘汰落后產能,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的要求,從各地的實踐看,也對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產生了示范帶動作用。
余姚市是浙江省塊狀經濟和區域特色產業起步較早和發展較快的縣市,具備一定產業發展基礎。從產業特色看,已形成了以家用電器、塑料模具、機械五金、紡織化纖四大傳統優勢產業為基礎,新裝備、新材料、新能源與節能、電子信息等四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為支撐,家電、燈具、消防器材等十大塊狀經濟為特色的現代工業體系。榨菜、茶葉、楊梅等歷史經典產業現代化水平顯著提高,現代服務業持續增長,專業市場不斷壯大,休閑旅游業快速發展。從產業集聚看,全市有獨立運作的工業功能區(開發區)17個,有各類工業集聚區塊35個,中意寧波生態園、浙江“千人計劃”余姚產業園等重大新興產業平臺順利推進。
隨著余姚市入選“中國制造2025浙江行動”縣級試點示范區,該市正以智能制造產業為先導,著力發展智能經濟,努力由“傳統制造大市”向“智能制造強市”轉型。為加快轉型發展,余姚充分利用特色產業基礎和優勢資源,試圖通過特色小鎮打造,繼續做好“集聚”和“特色”兩篇文章,將特色小鎮建設成為聚合資源、提升特色產業的新載體,謀劃項目、集聚創新要素的新平臺,打造品牌、展示形象的新景區。將特色小鎮規劃建設與特色產業轉型發展、特色產業區塊改造提升緊密聯系,在具體謀劃中,做到三個結合:一是與傳統主導產業轉型發展相結合。利用特色小鎮這一載體,促進傳統制造業空間布局集聚、關聯產業集群、資源利用集約,引導信息經濟、高端裝備制造等業態與原有產業融合。通過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等耦合,實現主導產業的“建鏈、延鏈、補鏈”。二是與新型產業發展平臺相結合。通過特色小鎮打造,優化發展環境,健全公共服務,搭建招商引資平臺“筑巢引鳳”,吸引戰略性投資者或平臺企業。三是與特色產業區塊提升相結合。以特色小鎮改造提升各類開發區,在余姚工業園區、經濟開發區和重點工業功能區,布局特色小鎮,推動單一生產型園區向具有“生產、服務、消費”等多功能的“產城融合區”發展。
(二)基礎性工作
在這樣的總體思路下,首先在面上做了一些基礎性工作,謀劃了一批有歷史淵源、有現實需要和有政策基礎的特色小鎮,其中有4個特色小鎮列為省、寧波市級特色小鎮創建對象,還儲備了一批本級特色小鎮。
1、建立工作機制,強化保障。自省里啟動特色小鎮創建以來,余姚市就該項工作迅速進行動員部署,市鎮兩級統籌謀劃,相關部門、鄉鎮街道、管委會與規劃編制單位充分配合,多次組織召開特色小鎮規劃評審會,特色小鎮規劃建設實施意見征求會等會議,研究推進特色小鎮申報創建工作,編制了智能光電小鎮等特色小鎮創建方案和概念性規劃。建立了市特色小鎮規劃建設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由常務副市長擔任召集人,市府辦主任擔任副召集人,市級相關單位為成員,形成市政府牽頭、發改局協調、市級部門指導、鄉鎮街道、管委會落實的創建格局。同時,建立督查考核機制,將特色小鎮建設工作列入鄉鎮、街道重點工作考核內容,進行年度考核。建立特色小鎮聯絡員工作交流制度、統計報送制度和監測評估機制。
2、制定總體目標,梯度創建。在編制《余姚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時,將加快特色小鎮建設作為增強創新驅動力、加快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發展動能列入其中,提出按照企業主體、資源整合、項目組合、產城融合的原則,優化空間布局,將具有相同產業基礎、相似資源條件、經濟聯系密切的區域打造成為特色小鎮。在對有意向建設特色小鎮的鄉鎮、街道、經濟開發區及企業的資源條件、地理區位和培育能力進行調查摸底的前提下,確定了全市規劃建設市級以上特色小鎮10個的總體目標,其中省級2個,寧波市級3個,余姚市級5個。建立特色小鎮儲備庫,對列入培育計劃的特色小鎮,實行動態管理,擇優申報創建。
3、出臺實施意見,加強扶持。根據《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特色小鎮規劃建設的指導意見》(浙政發[2015]8號)和《寧波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特色小鎮規劃建設的實施意見》(甬政發[2015]148號)等文件,借鑒省內其他縣市的經驗做法,結合實際,制定出臺《余姚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特色小鎮規劃建設的實施意見》(余政發[2016]44號)。對全市特色小鎮創建目標,特色小鎮的產業、規劃、投資、運作方式,組織申報、審核評選、考核管理、驗收命名等辦法,用地、財政、金融、人才等保障政策等進行明確。
三、余姚智能光電小鎮創建案例
余姚智能光電小鎮是余姚市重點打造的特色小鎮之一,該特色小鎮在2016年10月列為寧波市級創建對象,目前正在申報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對象。雖然余姚智能光電小鎮建設剛剛起步,但憑借龍頭企業舜宇集團的帶動和余姚光電產業的雄厚基礎,其建設成效已初具端倪,目標鎖定為打造國內智能光電產業高地。其創建優勢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1、行業龍頭地位突出。工業是余姚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支柱,是區域經濟綜合實力競爭的主要力量!笆濉逼陂g,余姚工業經濟取得了長足進步,在規模實力、增長方式上都有了重大突破。2016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87.11億元,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486.89億元。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和新興產業的迅速崛起,為工業經濟發展注入了新活力,在智能化的驅動下,余姚制造業轉型持續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和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速分別達到21.6%、16.9%和14%,新興和特色優勢產業的蓬勃發展,正在成為推動工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光電產業作為新興的高科技行業,是余姚裝備制造業的核心力量,有著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和潛力,余姚光電產業以舜宇集團為龍頭,行業影響力居國內光學儀器行業首位,產品以各類光學零件、光電組件、光學儀器為主,逐步向先進光學、機械及電子技術與大規模生產有效結合的方向發展。
余姚智能光電產業行業地位
產品 |
銷量行業排名 |
玻璃鏡片 |
全球第二,國內第一 |
手機鏡頭 |
全球前三,國內第一 |
車載鏡頭 |
全球第一,國內第一 |
手機攝像模組 |
全球第一,國內第一 |
顯微鏡 |
國內第二 |
2、企業發展勢頭迅猛。在長期堅持“制造立市”路線下,余姚已經初步形成“中小微企業鋪天蓋地”、“龍頭企業頂天立地”的協同發展格局。余姚智能光電小鎮的建設主體舜宇光學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是中國領先的光學產品制造企業,在香港上市,該公司生產的手機鏡頭、車載鏡頭、手機攝像模組等主導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居全球第一或第二位,是國際一線手機品牌的指定供應商。在舜宇集團帶動下,余姚形成了光電信息產業板塊,并成為寧波市“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建設的八大主攻行業之一。舜宇光電于2015年銷售規模突破100億元,并在30周年慶典上宣布了千億級銷售規模目標,“十三五”期間年均發展速度達到26%。為實現以上目標,舜宇集團明確提出:“十三五”期間以達成總目標的32%為基數,人均銷售達到100萬元以上;“十四五”期間以千億目標為基數,成為全球領先的智能光學系統方案解決商及系統方案集成商,人均銷售達到150萬元以上。舜宇集團超“千億”的目標,必然會推動智能光電類企業的集聚進而形成智能光電產業集群,為余姚智能光電小鎮建設奠定發展的產業基礎。
3、科技創新活力旺盛。余姚智能光電小鎮以舜宇集團作為龍頭,建立了多層次的科技創新平臺,具有較強的創新基礎。舜宇集團擁有省級工程技術中心和國家級博士后工程站,具有強大的科研實力和科技人才隊伍,核心光電技術的研究和產業化方面處于國內行業領先水平,并與浙江大學、武漢大學和中科院等國內高?蒲性核昂M夤鈱W企業建立了穩定的科研合作關系。此外,余姚市科技創新平臺為智能光電小鎮發展奠定了基礎,“中意寧波生態園”晉升“國字號”有效提升了濱海新城的建設步伐,浙江“千人計劃”余姚產業園開工建設中試基地、建成投用綜合服務中心,機器人裝備集聚區和新材料集聚區初具雛形。目前,引進由“千人計劃”專家領銜的創業中試項目30個以上,首批7個產業項目建成投產。
(二)規劃科學完善,區位優勢明顯
1、規劃科學完善。自2016年初,余姚智能光電小鎮啟動建設以來,始終重視規劃在特色小鎮建設中的引領作用,立足區域實際,按照產業、文化、旅游、社區“四位一體”和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的規劃要求,委托浙江大學城市設計院編制了《余姚智能光電小鎮概念性規劃》、委托寧波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了小鎮控制性詳細規劃、委托上海建筑設計研究院編制了《余姚智能光電小鎮城市規劃設計》,并設計了海吉星、舜宇一期等項目的建筑方案。同時,注重規劃之間的銜接,提高規劃實效,加強特色小鎮發展規劃、市域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的統籌協調,強化空間布局、用地指標、建設時序的緊密聯系,為特色小鎮的發展預留規劃空間。智能光電小鎮的規劃以“精”“特”為原則,圍繞“如何吸引人到特色小鎮工作生活”、“如何培育和升級新型產業增加就業機會”、“如何合理安排功能布局增加小鎮活力”、“如何圍繞小鎮主題策劃項目運營”四大問題開展編制。規劃分為五大版塊,一是小鎮認知——小鎮背景、概況、優勢和基礎;二是小鎮愿景——小鎮的規劃理念、目標定位、形象定位和功能定位;三是小鎮特色——產業策劃、空間建設規劃、景觀建筑風貌規劃、道路交通規劃、旅游規劃、生態水系規劃;四是小鎮建設——2016-2018年、2018-2020年、2020-2025年三個階段主要投資項目;五是小鎮運營——小鎮分期建設計劃、項目匯總、投資估算和開發模式。
2、空間布局合理。從外部看,智能光電小鎮坐落于余姚市陽明街道城西工業園內,緊靠杭甬高速和杭州灣高速連接線,區域交通十分便捷,距寧波北侖港80公里、寧波櫟社國際機場50公里、杭州蕭山國際機場90公里、杭州灣跨海大橋30公里,位于余姚、慈溪、上虞三大工業強市中心,在上海2小時經濟圈內,是余姚接軌大上海,融入長三角的重要區塊,區位優勢明顯。小鎮地處寧紹平原,自然條件良好,內外水系發達,周邊有眾多山丘,環境宜人,為小鎮人文、旅游功能打造奠定先天優勢。同時,該片區整體定位為余姚城區西拓的重要片區,山水特色生態型產業園區,小鎮項目開發建設用地較為充裕。從內部看,智能光電小鎮規劃面積3.04平方公里,核心區面積1.16 平方公里,小鎮空間結構為“兩心引領、四區協同、兩軸一帶、藍綠交織”,“兩心”即智造核心和商貿中心,“四區”即光電智造區、商貿文創區、品質居住區、文化休閑區,“兩軸”即智造生產軸和商貿服務軸,“一帶”即水岸休閑帶。在功能分區上分為智能光電核心區、智能裝備制造區、智能光電服務區、智能光電商貿區、文化休閑旅游區和生活性服務區六個區域。
3、目標定位準確。智能光電小鎮按照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五大理念,結合“中國制造2025”、“工業4.0”和“互聯網+”導向,瞄準“高端制造”領域,以個人消費領域突破推動高端產品,以企業消費領域突破推動高端裝備制造,以小鎮中央研究院籌建推動創新服務,以小鎮研究中心籌建推動眾創+眾籌平臺,推進光電產業全面升級,聯動發展智能光電商貿與文化旅游業態,構建布局合理、功能齊全、配套完善、服務優質、輻射帶動力強的智能光電小鎮。目標打造三個“高地”即:國內智能光電產業智造高地、國內智能光電產業創新高地和國內智能光電商貿和文化旅游中心。在確定目標的基礎上,編制三年行動計劃,明確近三年的階段性目標及具體工作任務,引領特色小鎮建設。近三年智能光電小鎮計劃投資58億元,實現產值110億元,利稅15億元以上。
(三)企業主導建設,政府服務配套
1、項目支撐有力。既注重產業類項目落地又緊抓配套類項目進度,對在建項目定目標,定指標,實施掛圖作戰,實行項目推進責任制,力爭使每一個引進的項目都早開工、早投產、早見效。在公建配套項目上加大支持力度,通過財政投入、向上級爭取和銀行融資等方式,積極籌措資金,高標準推進基礎設施類、公共服務類項目建設。余姚智能光電小鎮核心項目舜宇新基地項目在2016年3月如期開工。項目一期共占地143畝,計劃建設廠房18萬平方米和變電所一座,總投資為19.8億元,至2017年底全部建成并投產。另有產業招商項目3個,意向投資13.5億元,其中光電組件智能化生產項目總投資3.5億元、數字連接器智能化生產項目總投資2億元、物流機器人及精密模具智能制造項目總投資8億元。小鎮配套的交通、水、電、氣、排污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也正按時間節點要求平穩推進,肖朗公路西段一期工程、蘭周公路至蘭曹大道鏈接工程、豐樂路新建工程、豐悅路新建工程等已完成立項、規劃等前期工作,小鎮客廳項目已啟動前期準備工作。
2、政府服務有效。一是定期組織召開會議,研究解決智能光電小鎮發展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建立專家智庫,邀請政府相關部門、各類研究院所、高校等專家,為特色小鎮提供咨詢服務,在小鎮規劃編制、政策研究、制度建設、項目評審等方面提供意見建議。二是聚合部門資源,重點加強招商引資,積極招引符合智能光電小鎮定位的優質項目和投資主體向小鎮集聚,增加特色小鎮項目儲備。突出企業和商會協會主體地位,多渠道吸引社會資金參與小鎮建設和項目投資,形成多元化投融資格局。三是提供審批便捷,按照急事急辦、巧事巧辦、特事特辦的方針,建立智能光電小鎮投資項目審批綠色通道制度,全力保障智能光電小鎮項目審批服務,最大限度縮短服務事項承諾時間,提高服務品質,進一步延伸服務觸角,實施容缺受理常態化機制。四是及時評估總結智能光電小鎮創建成果和有效做法,強化宣傳引導,創新宣傳方式,不斷提升智能光電小鎮影響力和知名度,為小鎮創建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3、“一鎮一策”有料。為提高政策扶持的精準性和有效性,重點從人才、資金、土地等要素供給上強化供給,為智能光電小鎮建設保駕護航。一是在用地方面,對智能光電小鎮建設用地計劃指標給予全額保障。二是在資金方面,智能光電小鎮在年度考核合格后,其規劃空間范圍內新增財政收入余姚本級留成部分及省、寧波市返還部分,5年內予以全額返還,并設立創建獎勵資金,每年獎勵400萬元。三是創新投融資體制,將智能光電小鎮新增重點項目列為市產業發展基金的重點投資對象,以市場化手段引導各類社會資本參與小鎮發展,鼓勵運用PPP模式推動小鎮基礎設施建設,支持設立智能光電小鎮專項基金。四是在人才支撐上,智能光電小鎮引進的人才優先享受我市各項人才政策,采取“特事特辦、一事一議、一人一議”辦法,吸引有資金、帶項目、有想法的高層次人才創業落戶,同時加大與各類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開展中青年人才培養計劃,為小鎮建設提供人才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