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培育工業特色小鎮 實現全縣經濟跨越式發展
廣西平果縣
平果縣位于廣西西南部,是百色市東大門,全縣轄9鎮3鄉181個行政村(社區),縣域面積2485平方公里,總人口52萬人。全縣礦產資源豐富,其中以鋁礦最為豐富,儲量達2.9億噸,目前儲量8101萬噸,鋁礦分布面積達1750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70.42%,工業主導是鋁產業。1986年,鄧小平同志作出“廣西平果鋁要搞”的重要指示,國家特大型綜合性鋁冶煉聯合企業中鋁廣西分公司進駐平果,這給正苦苦尋找和發展縣域經濟路徑的平果縣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平果縣緊緊抓住這一機遇,以鋁工業為核心,全力抓好工業經濟,帶動地方一、二、三產業發展,使全縣工業生產水平得到了較大的提高。2016年以來,平果縣大力實施“361”工程,即堅定不移實施工業推動戰略、項目帶動戰略、綠色發展戰略“三大戰略”,謀求工業發展要有新突破、特色農業要有新突破、扶貧攻堅要有新突破、招商引資要有新突破、項目建設要有新突破、創新發展要有新突破的“六大新突破”,最終實現“平果經濟社會發展再上一個新臺階”的目標。
一、平果縣2017年經濟發展情況
2017年,全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01.07億元,同比增長10.8%;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47.91億元,同比增長26.12%;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26.7億元,同比增長13.2%;三次產業結構為8.11:71.10:20.79;完成財政收入23.98億元,增長6.8%。2017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924元,同比增長8.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65元,同比增長8.1%。2017年縣城區面積拓展到34平方公里,城鎮常住人口22.42萬人。
二、平果縣發展基礎
(一)產業基礎。平果縣緊緊圍繞創建全國生態鋁和先進制造業示范基地的目標定位。以氧化鋁帶動電解鋁,以電解鋁帶動鋁材深加工,建立“氧化鋁一電解鋁一鋁材深加工”一體化的鋁產業鏈,重點發展鋁精深加工、碳酸鈣、赤泥綜合利用、建筑家裝等產業。積極培育發展生物科技、新材料、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進一步推動優勢產業轉型升級,提升新型工業化發展水平。
(二)交通基礎設施情況。從大西南片區看,平果縣處在國家“西部大開發”形成的“南(寧)—貴(陽)—昆(明)”經濟帶咽喉點上。從全區范圍看,處于桂東南開放與桂西開發的結合部,是右江河谷經濟開發帶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交通路網看,平果縣距離南寧、百色,皆為1小時路程;“一江兩路三鐵”(即云桂高鐵、南昆鐵路一線、南昆鐵路二線、廣昆高速、平梧高速、1000噸級航泊右江黃金水道)穿境而過,水運、路陸等交通路網四通八達,優勢十分明顯。
三、工業特色小鎮的定位和發展目標
近年來,平果縣大力發展鋁精深加工及其配套上下游項目,形成了以鋁產業為主導,門業、新能源、新材料等“一業主導,多業聯動”的工業特色小鎮發展新格局,廣西傳統優勢產業和新興產業互相促進,經濟指標和發展水平達到區內一流,國內領先。
(一)未來的發展定位
通過積極利用國家、自治區、市縣的各項政策,以較少的政府資金投入撬動大量的社會資金投入,以社會投入為主導,加大基本公共設施和生活配套設施的投入力度,全力推進工業特色小鎮建設。通過引入工業生產、科技研發、倉儲物流、交通運輸、休閑農業、工農業觀光旅游、批零住餐、健康養生、職業培訓等項目落地特色小鎮,同時整合平果特有的節慶文化、民俗文化以及稟賦的自然生態資源,打造集工業、旅游、休閑、養生、人居五位于一體的產業特色鮮明、人文氣息濃厚、生態環境優美、兼具旅游與社區功能的工業特色小鎮。
(二)發展目標
特色小鎮3年建設期內計劃投資輕資產型力爭達到8億元,重資產型投資不少于60億元;建設期末力爭實現一、二、三產業總產值突破400億元,GDP總值突破150億元,稅收達20億元,新增財稅收入增長100%。
四、特色工業小鎮發展亮點
(一)主導產業基礎扎實
鋁產業是平果縣主導產業,對工業的貢獻率達80%以上。目前,已基本形成“鋁土礦—氧化鋁—電解鋁—鋁精深加工—金屬回收再生加工”等一系列完整的循環經濟產業鏈,現狀重資產達150億以上。中鋁廣西分公司成立自今,共生產氧化鋁5741.87萬噸,電解鋁232.26萬噸,鐵精礦265.31萬噸,金屬鎵149.125噸,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907.37億元,利潤164.62億元,上繳各類稅費131.4億元,年上繳稅費名列廣西企業前幾位,每年都被評為納稅信用A級企業。另外,華磊新材料項目年產40萬噸電解鋁和105萬千瓦自備電廠投入運營,不僅破解鋁產業發展“瓶頸”問題,實現了從鋁土礦開采,到氧化鋁、電解鋁生產,再到鋁精深加工一系列完整的鋁產業鏈,更是對自治區黨委政府提出“鋁二次創業”具有示范帶動作用。
(二)產業形成規模集群
近年來,平果縣依托鋁礦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鋁精深加工及其配套上下游項目。目前,共引進強強碳素、平鋁集團、博導鋁鎂、超能電子、南材管道、華商能源等企業86家(其中規模以上35家),項目106個,總投資額達300億萬元,從業人員1.7萬人。重點發展鋁產業的同時,著重抓好碳素、門業、電力、冶金、建材及化工等非鋁產業,加快推進強強碳素四期20萬噸預焙陽極擴建項目、平果嘉臻環??萍加邢薰灸戤a20萬噸汰白粉項目等。積極培育發展生物科技、新材料、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低碳節能環保和生態循環經濟,大力發展生態型工業。抓好方解石精深加工項目,做強做大碳酸鈣產業,促進工業轉型升級。
在2017年的全區縣域經濟工作會議現場考察期間,自治區副書記孫大偉對我縣鋁別墅、醫療輔助器械、通信光纜、電線電纜、鋁模版的新產品給予高度肯定。
(三)“鋁二次創業”戰略實現“平果速度”
為貫徹落實好自治區、百色市黨委政府提出的“鋁二次創業”重大戰略部署,平果縣委、縣政府全力以赴推進華磊新材料項目建設。華磊新材料項目是國家發改委批準建設的“廣西百色生態型鋁產業示范基地”的核心項目,是2017年廣西在建的最大的工業項目,總投資61.08億元,規劃用地1200畝。2017年9月25日,40萬噸電解鋁項目已竣工投產,2018年3月三臺發電機組將全部運營。項目建成達產后,年產值將超過100億元,直接增加稅收10億元以上。
該項目自開工以來,不到1年時間就實現投產,再一次實現了百色工業建設的“百色速度”。項目的投產將直接為百色今年內實現電解鋁超過100萬噸,實現鋁產業產值超1000億元目標做出巨大貢獻,且有效的淘汰電解鋁落后產能,充分發揮廣西豐富的鋁土礦資源和氧化鋁產能優勢,發展煤電鋁一體化產業,延伸創新鋁產業鏈。
(四)創新能力不斷提高
作為現代化的創新基地,平果縣以國家質量標準為對標,大力實施“科技興企”發展戰略,碩果累累,載譽滿滿。
平果縣已被自治區授予知識產權示范縣。2017年已申報自治區級知識產權示范園區。近年來,共有效發明專利70件;已提交申請發明專利270件;現有效實用新型和外觀專利130件;已提交申請實用新型和外觀專利175件;注冊商標8件;軟件著作權1件。
轄區內中鋁廣西分公司、平鋁集團、廣西壯邑門業有限公司、廣西雙迎門業有限公司、廣西安福門業有限公司、廣西廣邑門業有限公司、廣西平果博導鋁鎂線纜有限公司等企業多個產品獲得中國名牌產品、廣西名牌產業等榮譽稱號。開發出金屬鎵、鐵精礦、偏心陽極、預焙陽極、鋁通信線纜、醫療康復輔助設備、鋁合金建筑模板等眾多新產品,共有100多項科技成果獲國家級或省部級獎勵,20余次獲得科技進步與管理創新榮譽。
目前,強強碳素公司、廣西平果博導鋁鎂線纜有限公司、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與廣西大學、桂林理工大學、百色市產品質量檢驗所等重點大學、研究所開展產學研合作,研發的后備力量雄厚。如:廣西平果博導鋁鎂線纜有限公司與中南大學合作成立中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平果鋁材研究基地;百礦集團與上海交通大學掛牌成立先進鋁合金材料聯合研究中心;友合鋁材與內蒙古稀土研究所合作研發稀土鋁合金線纜項目;平果縣與中車研究所共建產學研基地。
(五)全產業鏈配套完整
平果縣全力抓好招商引資的同時,還積極引導創新鋁產業延伸產業鏈,圍繞鋁產業鏈,重點培育發展鋁精深加工產業、鋁回收與再生循環產業、尾礦及“三廢”綜合利用產業,大力發展鋁板帶、鋁箔、鋁合金壓鑄件、泡沫鋁合金裝飾材料等鋁精深加工項目,重點推進中鋁廣西分公司年產50萬噸水泥赤泥綜合利用項目,走循環、低碳、綠色、生態和可持續發展路子,形成上中下游銜接配套齊全的產業發展新格局。
(六)完善的基礎設施
平果縣工業企業大都入駐平果工業園區,平果工業園區是自治區A類產業園區,是自治區“產城互動試點產業園區”,已經被列入中國開發區審核公告目錄。
目前,園區規劃面積拓展到30平方公里,路網、供氣、供電、給排水、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完善,平果工業區基礎設施建設累計投入6.8億元。是廣西第一個接通清潔天然氣的工業園區。入園企業106家,其中規上企業61家,億元以上企業45家,安置就業3萬多人。2017年園區工業總產值完成284.62億元,同比增長38.1%;主導產業鋁產業工業總產值217.74億元,占園區總產值76.5%;年度新增投資額2000萬元以上的主導產業項目達6個;園區稅收完成8.08億元,同比增長22.4%。
(七)投資服務平臺作用顯著
創新融資方式,做實平投公司、供應鏈金融、金融扶貧、小額貸款等擔保平臺,放大“惠企貸”、訂單質押貸款業務效應,著力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難題。積極發揮政銀企合作平臺作用,圍繞鋁產業鏈條向中高端延伸、特色農副產品精深加工、大宗物品物流三個重點,采取多種方式廣泛吸引社會各類資本參與投資建設,全年新增企業貸款40億以上。
(八)發展后勁硬底氣足
平果縣儲備了一批質量高、帶動效應強的產業項目,天昌茶酒生產項目、惠民果汁果脯食品加工項目、中房養老養生旅游項目、百礦潤泰高性能鋁板帶箔項目、百礦集團年產100萬噸鋁精深加工項目、碳素生產項目、氟化鹽生產項目、電子產品組裝項目、電動車生產組裝項目、工業品及冷鏈倉儲物流項目、貨運碼頭等。預計投資額達到300億元。
五、主要做法
(一)強化組織保障,創新發展模式。
一是領導高度重視。市、縣黨政主要領導掛點聯系項目工作,實行一個項目“一名責任領導、一個牽頭部門、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四個一”工作機制,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項目推進責任體系,真正做到領導在項目一線指揮,干部在項目一線工作,情況在項目一線了解,問題在項目一線解決。二是工作力量保障到位。2017年,全縣推進122個重大項目,全部由54名在職縣處級領導牽頭負責,平均每人包掛2-3個項目,形成“千斤重擔眾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標”的項目推進良好氛圍。創新推行“書記問效”,對全縣重大項目臨時隨機抽簽,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用陪同、不定線路,直奔現場問效,倒逼責任落實,有力破解項目“推進難、推進慢”等問題,推動項目加快建設。同時,強化項目督查,實行“紅旗、藍旗、白旗” 評比展示,考評結果與年度績效獎勵和干部提拔使用掛鉤,以項目論實績,以項目甄別英雄。三是創新采用中央企業和市、縣級政府平臺。按4:4:2比例出資參股模式推進項目建設,以混合所有制企業模式解決項目審批難問題,實現了項目推進質量速度和效益目標。四是參股百色區域電網。直接降低鋁用電價格,突破鋁工業發展瓶頸,增強區域電網穩定性,完善電鋁聯營體制。五是積極爭取上級支持,增強企業內生動力。
(二)優化營商環境,著力增強企業內生動力。
打造高效便民的政務服務環境,進一步優化再造辦事流程,規范便捷的審批流程,開展“減證便民”行動,大力支持企業開展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研發和技改升級,切實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協調解決一批企業生產運行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2017年爭取上級工信口技改、節能等扶持資金共10780.11萬元,其中:博導公司新興產業股權基金8000萬元(百色唯一),華磊公司技改資金1200萬元、精密鑄件技改資金300萬元、中小企業發展產業基金100萬元、企業電機節能獎勵606.74萬元等。還有平鋁建安模板等12個項目正在區工信委組織專家評審中。協調幫助企業使用企業合作基金融資過橋10筆7300萬元。
(三)活用政策,實現規?;?、集群式發展。
一是學好用足政策,充分挖掘鋁產業政策紅利,打造項目推進新亮點。實行地方政府平臺參股投資、區域電網并網運營、項目審批綠色通道、項目推進掛牌督戰等創新措施,促成廣西華磊新材料有限公司輕合金材料項目列入國家政策紅利重點項目。該項目總投資概算61億元,是同期內廣西在建最大工業項目。二是鋁工業項目集聚效應初顯,產業規模不斷壯大。鋁產業規?;?、基地化、集約化水平不斷提高,鋁加工從普通的建筑型材逐步向高端建材,向交通運輸、電力、電子等高附加值的工業型材方向發展。三是鋁資源循環化利用取得突破。逐步建立平果鋁資源高效循環利用產業體系,啟動建設赤泥廢渣綜合利用、鋁土礦低品位鋁土礦綜合利用、電解鋁固體危險廢物無害化處理等項目。四是與國內高校、科研機構合作成立研究中心,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鋁產業技術支撐與人才支撐得到雙重保障。
(四)提升工業轉型升級,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以推進鋁產業“二次創業”為中心,以完善延長鋁產業鏈為關健,在補下游產業短板環節,注重引導鋁產業以新應用為導向,向具有多領域精深加工能力的新型、環保、綠色、鋁企業轉型,廣西平鋁集團創新開發全鋁家居系列產品,鋁別墅、鋁制家具成為新的高附加值產品,在全區工業展銷會得到同行及消費者的一致好評。依托產業基礎,牽線大型國企合作項目,籌劃建立鋁合金技術研發中心,對平果鋁合金技術、裝備水平進行高位嫁接,物流中心、轉運碼頭等水運、陸運、鐵運銜接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扎實推進,綜合工業園二期縱1路1段道路工程、中鋁廣西分公司煤電鋁運煤外部道路排洪溝工程、果化鎮懷判農村路網基礎設施建設一期35KV果化?,P線路遷改工程、中石油管輸天然氣直供園區、工業區污水處理廠一期等項目,不斷完善園區基礎配套設施,對降低企業成本、提高產品技術含量、促進工業轉型升級形成實質性推動。
(五)大力培育新興產業,加快形成工業發展的新動能。全縣新增500萬元以上工業項目有瑞祺豐鋁精深加工、佰辰發電機組、華眾50萬噸赤泥綜合利用、華眾300萬噸骨料、銅鋁板業建筑鋁模板、循復廢鋁再生等8個,總投資13億元。百礦年產100萬噸鋁精深加工項目、銅鋁板業年產100萬平方米建筑鋁模板項目、強強四期年產20萬噸預焙陽極項目、和泰年產6萬噸干法氟化鋁等重大工業項目進展情況較好,預計下半年竣工投產,投產后將形成一批新增長點,持續拉動經濟快速發展。
六、平果縣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2014年開始,國務院先后批復的《珠江—西江經濟帶發展規劃》、《左右江革命老區振興規劃》,國家發改委等11個部委將平果縣列入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縣,與南寧市核心區進行統一規劃,實現同城化發展,平果縣作為西部革命老區的政策疊加優勢逐步顯現,在全國對外開放、區域合作和自治區“雙核驅動”戰略的地位凸顯。鋁電聯營、資源稅改革、石漠化地區生態移民政策等一系列對平果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的優惠政策的落地,為平果發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巨大推動力。但我們也清楚認識到工業是平果縣域經濟發展的第一推動力,是穩定全縣經濟增長的“主引擎”。然而在鋁產業的發展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
(一)用能成本偏高。電力能源價格成本高是鋁產業的瓶頸制約因素。較高的用能成本也導致了鋁產業利潤和競爭力下降,抵御經濟下行環境、融資政策調整風險的能力不強。
(二)鋁產業鏈延伸存在短板。目前我縣鋁產業鏈呈現“兩頭大,中間小”的畸形產業結構,即氧化鋁產能大,電解鋁產能小,鋁加工原料需求大,匹配性較差。上中下游產品關聯性脫節,鋁產業集群優勢未形成。鋁產業占比和一、二、三產中二產占比更大,需進一步加快非鋁產業、第三產業配套協調優化發展。
(三)普遍存在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企業貨款回收慢,資金周轉困難,普遍缺乏投資和生產所必要的資金,融資難、融資貴等成為企業發展生存的突出問題。
(四)專業人才匱乏。除中鋁廣西分公司技術人才力量比較雄厚外,鋁加工企業人才缺乏,新生代技術人才儲備不足,人才缺乏問題亟需解決。
七、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吃透政策紅利,提升做強鋁產業
根據國家批復同意的《廣西百色生態鋁示范基地實施方案》、《左右江革命老區振興規劃》以及《廣西鋁產業二次創業中長期方案》的主要精神,要完成“廣西生產的氧化鋁80%在區內電解,廣西生產的電解鋁80%在區內進行深加工”的目標,我縣將要重點抓:一是加快華磊輕合金項目擴產技改,力爭2018年擴大產能至55萬噸。二是繼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十三五”期間要引進新的50萬噸產能的煤電鋁一體化項目,力爭2025年前建成投產。三是引進鋁合金加工技術龍頭企業,促使中鋁廣西分公司和中車戚墅堰機車研究所合作,建好省級以上鋁合金加工技術研發平臺,高位嫁接鋁加工新技術新工藝,整體轉型升級現有的鋁加工業。此外,要在平果鋁朗琨科技年產7萬噸-氧化鋁生產線的基礎上,重點招商引資一批環保凈水劑、建筑裝修材料表面處理產品等氧化鋁深加工產品,力爭年深加工氧化鋁產能25萬噸以上。通過3—5年努力,形成400億元以上的鋁產業產值。
(二)落實降成本政策,加強協調服務
1.貫徹落實好自治區政府出臺的“降成本”政策措施和電力體制改革文件精神,繼續研究推進實施降低工業用電價格政策,推進企業達產滿產。
2.抓好惠企貸工作千方百計解決企業融資難題。會同縣財政局、金融辦、人民銀行百色支行、銀監局等部門,通過財政信貸引導資金作為增信手段,協調多家合作銀行以“惠企貸”方式解決部分企業貸款問題。
3.繼續實行領導干部聯系企業制度,要求掛點幫扶領導干部從項目洽談、開工建設、建成投產和企業運行等提供“保姆式”服務,千方百計協調解決企業生產和項目建設的困難和問題。
(三)謀劃和狠抓特色小鎮的建設和發展
平果縣將把培育建設特色小鎮作為推動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新動能,著力打造教育小鎮、工業小鎮、旅游小鎮等特色小鎮,核心區面積15.32 平方公里,核心區人口規模4.3萬人。教育小鎮初具規模,總規劃面積1.5萬畝,已有4所院校進駐,在校學生2萬多人;工業特色小鎮已列入廣西第一批特色小鎮培育名單,總規劃面積1萬畝,核心區人口規模1萬人;扶貧旅游特色小鎮,規劃面積1萬畝,人口規模2.3萬人,力爭打造成為全區特色小鎮新標桿。
(四)抓住重點項目,促進全面帶動
加強重點項目推進工作,以重點項目帶動工業經濟發展。按照“總量調大、產業調強、結構調優、效益調高”總體目標,抓住重點項目推進工作,強化協調服務,在政策、服務上給予傾斜,為企業解決發展中的困難和存在問題,促進工業企業快速發展。
(五)強化目標措施,抓好技改工作
圍繞“強化一個支柱產業,發展三個優勢產業,改造提升三個傳統產業”目標開展工業技改項目工作,以投資拉動經濟增長,并結合開通西氣東輸管輸天然氣,實施完成園區企業煤改氣工程,大幅降低企業用能成本。以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為目的,拉長鋁工業產業鏈,強化鋁工業在全縣工業中支柱產業地位,努力打造產品涵蓋上中下、高中低的多層次、征途私服 征途私服 征途私服 征途sf 征途私服 征途私服論壇 多檔次,具有地方特色,競爭力強的優勢產業群體,形成氧化鋁、電解鋁、鋁加工產業三個優勢協調發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