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城市綠皮書:中國中小城市發展報告(2020~2021)》指出——中小城市在吸納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的進程中應從四個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作者:高文 發布時間:2021年10月
10月23日,《中國中小城市發展報告》編撰委員會、國信中小城市指數研究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了《中小城市綠皮書:中國中小城市發展報告(2020~2021)》。綠皮書指出,中小城市在吸納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的進程中應從四個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綠皮書指出,中小城市在吸納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的進程中,應從四個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一是處于都市圈和城市群內的中小城市,要抓住中心城市功能疏解的機遇,利用自己低成本優勢,積極承接中心城市轉移出來的產業、服務和人口,強化與中心城市的功能互補和內嵌式關系,完善與中心城區的大容量、便捷、立體交通體系,形成半小時生活圈和一小時商務圈,構建同城化、一體化的產業集群,以優美、舒適、宜業、宜居的環境,吸引要素集聚,成為都市圈、城市群中的新亮點。
二是抓住城鄉融合發展和鄉村振興的機遇,充分發揮縣城在帶動縣域經濟發展中的引擎作用,增強縣城對企業的吸引力、對產業的支撐力、對人口的承載力,逐步把縣城發展成為20萬~50萬人口規模的中小城市。借鑒浙江、蘇南和珠三角的經驗,如果“十四五”以至未來15年全國有1000個縣城及縣域經濟達到目前“百強縣”的經濟水平和人口規模,將形成拉動全國經濟增長的最大新動能。
三是鼓勵支持一批特色小鎮發展為中小城市。改革開放40多年來,全國各地涌現出一大批各具特色的明星小鎮,如諸暨大唐鎮、紹興柯橋鎮、江陰新橋鎮、佛山西樵山鎮、東莞虎門鎮、鄒平魏橋鎮、鞏義回郭鎮、湘西鳳凰城、保定白溝鎮等。這些小鎮的經濟和人口規模都已達到中小城市的水平,目前仍沿襲鎮的行政建制,已經遠遠不適應發展和管理的需要。應當適時實施“鎮改市”,賦予它們更大的管理權限。美國的硅谷灣區,實際上就是以舊金山為中心、由200多個相互獨立的特色小鎮組成的,每個小鎮都稱為市,擁有獨立的行政、財政和規劃功能,在投資環境、居住環境上相互競爭。這個成功經驗值得借鑒。
四是中小城市要向“專精強美”的方向發展。“專”就是產業要專業化,突出一個主業,不求全;“精”即產業技術水平要高,產品質量要過硬,要創造全球名牌企業和名牌產品;“強”即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要強,市場占有率要高,企業盈利水平要高;“美”即工作生活環境必須美麗怡人,能夠吸引高端人才前來居住和從業。要重視完善各類服務業,包括生產性服務業、公共服務業和出口型服務業,重視發展教育、醫療、體育、文化、交通、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和服務事業。